/
【五欲】 色、声、香、味、触欲

【五欲】 色、声、香、味、触欲

难度系数

学习目的

明了感官之粗受,观察(色声香味触)五种贪求相。

对象读者

求离欲之人

前提基础

【不乐人世】

建议读诵思惟观察次数

随意

相关阅读

空欲

进阶阅读

【六入】 【离欲】



欲求者。求色声香味触。


云何色求。

有二种。

一谓 色。二谓 形色。

色 有十二种。谓 青 黄 赤 白 烟 云 尘 雾 光 影 明 闇。

形色 有八种。谓 长 短 方 圆 高 下 平 不平。

此谓欲色。


云何欲声。

有七种。谓

螺声 鼓声 小鼓声 大鼓声 歌声 男声 女声。

此谓欲声。


云何欲香。

有七种。

根香 心香 皮香 糖香 叶香 花香 果香。

或男香 女香。

此谓欲香。


云何欲味。

有七种。

甜味 酢味 醎味 苦味 涩味 淡味 辛味。

或男味 或女味。

此谓欲味。


云何欲触。

有八种。

冷 热 轻 重 涩 滑 饥 渴。

或男触 或女触。

此谓欲触。


此谓欲求。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五大国王 波斯匿为首。集在园观之中 各作此论。

云何为五王。所谓 波斯匿王。毗沙王。优填王。恶生王。优陀延王。


尔时五王 集在一处 各作此论。

诸贤。当知如来说此五欲。云何为五。

若眼见色 甚爱敬念。世人所希望

若耳闻声 鼻嗅香 舌知味 身知细滑

如来说此五欲。

此五欲中 何者最妙。为眼见色妙耶。为耳闻声妙耶。为鼻嗅香妙耶。为舌知味妙耶。为身知细滑妙耶。此五事 何者为最妙。


其中或有国王 而作是说。色最为妙。

或有作是论。声最为妙。

或有作是论。香最为胜。

或有作是论。味最为妙。

或有作是论。细滑为最胜。


是时言色妙者。优陀延王之所说也。

言声妙者。优填王之所论也。

言香妙者。恶生王之所论也。

言味妙者。波斯匿王之所论也。

言细滑妙者。毗沙王之所论也。


是时五王 各相谓言。

我等共论此五欲。然复不知 何者为妙。


是时波斯匿王语四王曰。

今如来近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我等尽共 至世尊所问斯义。若世尊有所教敕 当共奉行。


是时诸王闻波斯匿王语已。便共相将 至世尊所。头面礼足 在一面坐。

是时波斯匿王 以所共论五欲者 具白如来。


尔时世尊告诸五王曰。

诸王所论 各随时宜。所以然者。

夫人性行 深著色者。睹无厌足。此人于色最妙最上 无复过者。

尔时彼人不著声香味细滑之法。五欲之中 色为最妙。


若复有人 性行著声。彼闻声已 极怀欢喜 而无厌足。

此人于声 最妙最上。五欲之中 声最为妙。


若复有人 性行著香。彼闻香已 极怀欢喜 而无厌足。

此人于香 最妙最上。五欲之中 香最为妙。


若复有人 性行著味。彼知味已 极怀欢喜 而无厌足。

此人于味 最妙最上。五欲之中 味最为妙。


若复有人 性行著细滑。彼得细滑已 极怀欢喜 而无厌足。

此人于细滑 最上最妙。五欲之中 细滑最为妙。


若复彼人 心以著色。尔时彼人 不著声香味细滑之法。

若复彼人 性行著声。尔时彼人 不著色香味细滑之法。

若复彼人 性行著香。尔时彼人 不著色声味细滑之法。

若复彼人 性行著味。尔时彼人 不著色声香细滑之法。

若复彼人 性行著细滑。尔时彼人 不著色声香味之法。


是时世尊便说此偈

欲意炽盛时 所欲必可克

得已倍欢喜 所愿无有疑

彼以得此欲 贪欲意不解

以此为欢喜 缘之最为妙

若复听声时 所欲必可克

闻已倍欢喜 所愿无有疑

彼以得此声 贪之意不解

以此为欢喜 从之最为妙

若复嗅香时 所欲必可克

嗅已倍欢喜 所欲无有疑

彼以得此香 贪之意不解

以此为欢喜 从之最为妙

若复得味时 所欲必可克

得已倍欢喜 所欲无有疑

彼以得此味 贪之意不解

以此为欢喜 从之最为妙

若得细滑时 所欲必可克

得已倍欢喜 所欲无疑难

彼以得细滑 贪之意不解

以此为欢喜 从之最为妙


是故大王。若言色妙者。当平等论之。所以然者。

于色有气味。若色无味者 众生终不染著。以其有味故 五欲之中色为最妙。

然色有过失。若当色无过失 众生则无厌患。以其有过失故 众生厌患之。

然色有出要。若当色无出要者。此众生类 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众生得至无畏涅槃城中。

五欲之中色为最妙。


然复大王。若言声妙者。当平等论之。所以然者。

于声有气味故。若声无味者 众生终不染著。以其有味故 五欲之中声为最妙。

然声有过失。若当声无过失 众生则无厌患。以其有过失故 众生厌患之。

然声有出要。若当声无出要者。此众生类 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众生得至无畏涅槃城中。

五欲之中声为最妙。


大王当知。若言香妙者。当平等论之。所以然者。

于香有气味故。若香无气味者 众生之类终不染著。以其有味故 五欲之中香为最妙。

然香有过失。若香无过失者 众生则不厌患。以其有过失故 众生厌患之。

然香有出要。若当香无出要者 此众生类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众生得至无畏涅槃城中。

五欲之中香为最妙。


然复大王。若言味妙者。当平等论之。所以然者。

于味有气味故。若味无气味者。众生之类终不染著。以其有气味故。五欲之中味为最妙。

然味有过失。若当味无过失者 众生则不厌患。以其有过失故 众生厌患之。

然味有出要。若当味无出要者。此众生类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众生得至无畏涅槃城中。

味为最妙。


然复大王当知。言细滑妙者。当平等论之。所以然者。

于细滑无气味者 众生终不染著。以其有味故。五欲之中细滑为最妙。

然细滑有过失。若细滑无过失者。众生之类 则不厌患之。以其有过失故 众生厌患之。

然细滑有出要。若当细滑无出要者。此众生类不得出生死之海。以其出要故。众生得至无畏涅槃城中。

五欲之中细滑为最妙。


是故大王。所乐之处 心即染著。如是大王。当作是知。


尔时五王 闻佛所说。欢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