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归依法】我之善法现得证悟,晨闻至暮时自陈所得,暮闻至晨时自陈所得。

【归依法】我之善法现得证悟,晨闻至暮时自陈所得,暮闻至晨时自陈所得。

难度系数

学习目的

佛弟子须归依如来正法,奉行自洲自依、法洲法依、不异洲不异依,一心精进观察思惟法义,尽可能做到朝闻暮觉、暮闻晨觉,诸善不断增长而无退减。

对象读者

学佛0至15年的佛弟子。

前提基础

【向解脱道】 【三归依】 【六念】 若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

建议读诵思惟观察次数

不小于100遍。

相关阅读

【法次法向】 【四念处】 【四圣谛】 初行菩萨未得智力者法式 【观身行法】 一切佛法摄在一四句偈中

进阶阅读

【十二因缘】 【观察五蕴】



佛言

善哉善哉。难陀。如来所说必无差异。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异语者。不诳语者。欲令世间长夜安乐 获大胜利。是知道者。是识道者。是说道者。是开道者。是大导师。如来 应 正等觉 明行足 善逝 世间解 无上士 调御丈夫 天人师 佛世尊。

世间之人无知无信。常与诸根 而为奴仆。唯见掌中 不观大利。易事不修 难者恒作


难陀。且止如斯智慧境界。汝今应以肉眼所见而观察之。知所见者 皆是虚妄。即名解脱

难陀。汝莫信我 莫随我欲。莫依我语 莫观我相。莫随沙门所有见解。莫于沙门而生恭敬。莫作是语。沙门乔答摩是我大师。然而但可于我自证所得之法。独在静处 思量观察。常多修习随于用心所观之法。即于彼法观想成就正念而住

自为洲渚。自为归处。

法为洲渚。法为归处。

无别洲渚。无别归处。


难陀。云何苾刍

自为洲渚。自为归处。

法为洲渚。法为归处。

无别洲渚。无别归处。


如是难陀。若有苾刍。于自内身随观而住。

勤勇系念 得正解了。于诸世间所有恚恼。常思调伏。是谓随观内身是苦。

若观外身 及内外身。亦复如是。


难陀。次于集法。观身而住。观灭而住。

复于集灭二法。观身而住。

即于此身。能为正念。或但有智。或但有见。或但有念无依而住。于此世间 知无可取。


如是难陀。是谓苾刍于自内身随观而住。

外身 内外身 为观亦尔。


次观内受 外受 及内外受而住。

观内心 外心 及内外心而住。

观内法 外法 及内外法而住。

勤勇系念 得正解了。于诸世间所有恚恼。常思调伏


观集法住。观灭法住。

复于集灭二法 观法而住。

即于此身能为正念。或但有智。或但有见。或但有念。于此世间 知无可取。


如是难陀。是谓苾刍

自为洲渚。自为归处。

法为洲渚。法为归处。

无别洲渚。无别归处。


难陀。若有丈夫禀性质直 远离谄诳。于晨朝时来至我所。我以善法随机教示。彼至暮时自陈所得。

暮以法教 旦陈所得。


难陀。我之善法 现得证悟。能除热恼。善应时机。易为方便。是自觉法。善为覆护。
亲对我前 闻所说法。顺于寂静。能趣菩提。是我所知


是故汝今见有自利 见有他利 及二俱利。如是等法应常修学。于出家法谨慎行之。勿令空过。当获胜果 无为安乐。受他供给衣食卧具病药等物。令其施主获大福利。得胜果报。尊贵广大。如是难陀。应当修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