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婆若】 满足六波罗蜜已,能满足萨婆若
<返回目录>
梵天言。
世尊。满足六波罗蜜已。能满足何法。
佛言梵天。
满足六波罗蜜已。能满足 萨婆若。
梵天言。
世尊。云何 满足六波罗蜜已。能满足萨婆若。
佛言。
梵天。
布施平等。即是 萨婆若平等。
持戒平等。即是 萨婆若平等。
忍辱平等。即是 萨婆若平等。
精进平等。即是 萨婆若平等。
禅定平等。即是 萨婆若平等。
智慧平等。即是 萨婆若平等。
以是平等一切法。名为 萨婆若。
复次梵天。满足 布施相 持戒相 忍辱相 精进相 禅定相 智慧相。是名 萨婆若。
梵天。如是满足六波罗蜜。能满足萨婆若。
梵天言。
世尊。何者是 萨婆若满足。
佛言梵天。
若眼不见色。乃至意不知法。梵天。若如是观察内外六入。是名 满足萨婆若。
梵天。如是满足萨婆若。所谓 不著眼。乃至 不著意。以是义故。名为 如来无障无阂萨婆若智。
梵天。萨婆若 于法无所受。何以故。以萨婆若 非受法器故。
梵天。言非器者 此名无物能受盛故。
言无物者 则名为空。
空同虚空。是名 萨婆若。
以是义故。不能受法。
梵天。譬如一切所作 皆依虚空。而彼虚空 无所依也。
如是萨婆若智。皆从萨婆若出。而萨婆若 无所依也。
胜思惟梵天白佛言。
世尊。所说萨婆若。萨婆若者 为何谓耶。以何义故 名萨婆若。
佛言。
梵天。一切诸行 彼萨婆若智知 所谓声闻 辟支佛 及一切世间。以是义故 名萨婆若。
诸有所行平等智。知诸心。知诸行。知诸慈悲。知诸学。知诸发起修行故。名萨婆若。
能离一切诸相。能破一切诸觉故。名萨婆若。
如实知说不说。如实知一切众生心行故。名萨婆若。
如实知一切证智故。名萨婆若。
如实知无学智 声闻辟支佛智。如实知一切种智。皆是萨婆若中出。以是义故 名萨婆若。
如实知正行 皆从萨婆若出故。名萨婆若。
如实知一切药故。名萨婆若。
能令一切病灭故。名萨婆若。
能离一切缚故。名萨婆若。
能除一切烦恼习气故。名萨婆若。
常在一切定故。名萨婆若。
一切法中无疑故。名萨婆若。
从彼萨婆若。出一切世间出世间智慧故。名萨婆若。
知一切智慧方便相故。名萨婆若。
梵天。一切诸法方便 从此法出故。名萨婆若。
尔时胜思惟梵天白佛言。
希有世尊。诸佛如来智慧甚深。心无所缘。而知一切众生 心心所行。
世尊。彼萨婆若 有如是等无量功德。其谁智慧善男子善女人。闻萨婆若 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善现复言。
云何菩萨 应行般若波罗蜜多。
佛言。
菩萨 若不行色。亦复不行受想行识。是行般若波罗蜜多。
若不行 色空。亦复不行 受想行识空。是行般若波罗蜜多。
若不行 色不圆满相。亦复不行 受想行识不圆满相。是行般若波罗蜜多。
所以者何。
色不圆满。即非色。
受想行识不圆满。即非受想行识。
若不如是行。是行般若波罗蜜多。
尔时善现便白佛言。
甚奇 世尊。希有 善逝。能于执著 说无著相。
佛告善现。
若不行色受想行识 无执著相。是行般若波罗蜜多。
若诸菩萨 能如是行。便于诸色受想行识 不生执著。于预流果 乃至无上正等菩提 不生执著。
所以者何。
超一切著 无障碍觉。名 萨婆若。
如是善现。若诸菩萨 欲超诸著。应行般若波罗蜜多。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
希有 世尊。甚深法性 若说不说 俱无增减。
佛告善现。
如是如是。
譬如虚空。假使诸佛 尽其寿量 或赞或毁。而彼虚空 无增无减。
甚深法性 亦复如是。若说不说 俱无增减。
譬如幻士 于赞毁时。无喜无忧 不增不减。
甚深法性 亦复如是。若说不说 如本无异。
具寿善现 复白佛言。
诸菩萨众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甚为难事。谓深般若波罗蜜多 若修不修 无增无减 无进无退。
诸菩萨众 修行般若波罗蜜多。如修虚空。都无所有。
诸菩萨众 我等有情 皆应敬礼 尊重赞叹。所以者何。
诸菩萨众 为度有情 被功德铠。如有欲与虚空战诤 被坚固铠。
诸菩萨众 为度有情 被功德铠。如有健者 欲拔虚空 置高胜处。
诸菩萨众 为如虚空 诸有情类。求趣无上正等菩提 名大勇猛。得大精进波罗蜜多。
时有苾刍 作如是念。
应礼般若波罗蜜多。此中都无 诸法生灭。
时天帝释问善现言。
菩萨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当如何学。
善现答言。
菩萨欲学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当如虚空 精勤修学。
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
世尊。何等法 与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相应。
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切种智 真实之法 远离思量。微妙无相 道理甚深。不可得见 难以通达。常住寂静 清凉遍满。无有分别 无著无碍。随顺道理 不可取执。大寂极静。一切法中 最为无上 无与等者。
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 行般若波罗蜜。修此等法 与萨婆若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