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菩提】 菩提无相 亦无观察。菩提无身 菩提无为。菩提不可坏 无所证迹。言菩提者 名体性空。

【菩提】 菩提无相 亦无观察。菩提无身 菩提无为。菩提不可坏 无所证迹。言菩提者 名体性空。



云何如来得于菩提。

善男子。佛得菩提。无有根本 无有住处


云何根本 云何住处。

身见 为根本

妄想 为住处

而身见妄想 及与菩提 平等平等故。说菩提 无有根本 无有住处。

依于此义 佛得菩提。一切众生不觉不知无有根本无有住处。为欲令其如实觉悟。是故如来普缘众生 而起大悲。


复次善男子。菩提寂静 亲近寂静

言寂静者 即是于内。

亲近寂静 即是于外。

何以故。

眼空 我空 我所亦空。性如是故 名为寂静。

耳空 鼻空 舌空 身空 意空 我空 我所亦空。性如是故 名为寂静。

由眼空故 不行色境。是故名为 亲近寂静。

由耳鼻舌身意空故。不行声香味触法境。是故名为 亲近寂静。

如是寂静 亲近寂静。众生不知 欲令其知。是故如来于诸众生 大悲随转。


复次善男子。菩提本性 清净光明

何以故。

心之实性 本清净故


云何清净。

性无合故

犹如虚空 性清净故

亦如虚空 无有相故

亦如虚空 性平等故

是故菩提 名为 最极清净光明

此净光明 童蒙凡夫 不能觉知。客尘烦恼 之所覆故。

欲令众生 如实觉悟。是故如来于诸众生 大悲随转。


复次善男子。菩提 无取舍

何以故。

舍生死岸 横截瀑流。至于彼岸 名为取舍。

如来深入第一义谛。不见此岸 不见彼岸。以一切法 无彼此故。

是故菩提 无有取舍。

凡夫不知无取无舍。欲令其知是故。如来于诸众生 大悲随转。


复次善男子。菩提无相 亦无观察

云何无相。

所谓 眼识不可得故。

云何名为 无有观察。

眼识于色 无分别故。


如是耳识 不可得故 名为无相。

耳识于声 不分别故 名无观察。


鼻识不可得故 名为无相。

鼻识于香 不分别故 名无观察。


舌识不可得故 名为无相。

舌识于味 不分别故 名无观察。


身识不可得故 名为无相。

身识于触 不分别故 名无观察。


意识不可得故 名为无相。

意识于法 不分别故 名无观察。


如是无相无有观察 是圣者境。出过三界故。非凡小之所能知。

为欲令其 如实知觉。是故如来于诸众生 大悲随转。


复次善男子。菩提非过去 非现在 非未来故。三际平等 断绝三轮

云何名为 断绝三轮。

于彼过去 心不起故

于彼未来 识不行故

于此现在 意不作故

此心意识 无有住处。


云何名为 三际平等。

过去之事 不可思量

未来之识 不可宣示

现在之意 不可说故

如是甚深三际平等 三轮清净。众生不知。为欲令其如实觉悟。是故如来于诸众生 大悲随转。


复次善男子。菩提无身 菩提无为

云何无身。

所谓 眼识不可知故

如是耳鼻舌身意识 不可知故


云何无为。

无生无灭 亦无住故。故说无为 远离三相

如无为相 有为之相亦复如是。

何以故。

一切诸法 性如是故。无性之性 此性不无。此二无二 是菩提性

如是无身 及无为相。童蒙凡夫不觉不知。欲令知觉。是故如来于诸众生 大悲随转。


复次善男子。菩提不可坏 无所证迹

云何所证 及不可坏。

所谓

真如 是所证迹。由无住处故 不可坏。

法界 是所证。由无种种故 不可坏。

实际 是所证。由不可动故 不可坏。

空门 是所证。由不可得故 不可坏。

无相 是所证。由无分别故 不可坏。

无愿 是所证。由不可求故 不可坏。

无众生 是所证。由无本性故 不可坏。

虚空 是所证。由不可取故 不可坏。

无生 是所证。由无有灭故 不可坏。

无为 是所证。由无诸行故 不可坏。

菩提 是所证。由于寂静 亲近寂静故。不可坏。

涅槃 是所证。由本无生故 不可坏。

如是所证迹 及不可坏。众生不知。欲令觉悟。是故如来于诸众生 大悲随转。


复次善男子。菩提 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

何以故。

身无知故。心如幻故

如是正知 名得菩提。随顺世谛 说有菩提。当知菩提 体不可得 无能说者


于何不可得。

若身若心 若理非理。若无若有 若实若虚 皆不可得


云何不可说。

一切诸法 种种方便。无能显说此菩提故。无有少分 而住于法。以无住故。非是文字言说境界

譬如虚空 无有住处 不可宣说。菩提亦尔 无住无说

如来如是 如实观察一切诸法 皆不可说。何以故。一切法中 无有语言。诸语言中 亦无法故。

如此妙法 一切众生不觉不知。欲令觉知。是故如来于诸众生 大悲随转。


复次善男子。菩提不可取 无有依处

云何不可取。云何无依处。

如来如实知见法故。所谓 。

眼不可得故 不可取。色不可得故 无依处

耳不可得故 不可取。声不可得故 无依处

鼻不可得故 不可取。香不可得故 无依处

舌不可得故 不可取。味不可得故 无依处

身不可得故 不可取。触不可得故 无依处

意不可得故 不可取。法不可得故 无依处

如来如是 无取无依。故于菩提 现正等觉


由眼无取 色无依处故 识无所依。

由耳无取 声无依处故 识无所依。

由鼻无取 香无依处故 识无所依。

由舌无取 味无依处故 识无所依。

由身无取 触无依处故 识无所依。

由意无取 法无依处故 识无所依。

由无所依故 识无住处


一切众生虚妄横执识有住处。云何众生 识心住处。此有四种。

所谓 色蕴。受想行蕴。即是众生识之住处。

如来了知众生住处 即无住处 穷无住际。

一切众生不觉不知。欲令觉知。是故如来 于诸众生大悲随转。


复次善男子。言菩提者 名体性空

由体空故 则菩提空

由体空故 一切法空

如来如是 如其体空。于一切法现正等觉

以是义故 不以空觉 而觉于空

此即名 一三菩提智

谓 若空若菩提 少分无二。空与菩提 不可分别

与一切法 亦复如是 无二无二相

审谛观察 一切诸法 无名无相。无有能行 亦无所行 无所趣向。无言无说 无执无取。是名为空

第一义中 空亦叵得 但有言说

如说虚空 但有空言 空非言境。

如是说空 名不可说。

是名为 入一切法门。谓一切法 无有名字

于无名中 强以名说。如是名字 于一切法 无有住处

何以故 依一切相 假立其名。相本性空 名依何立


如来如是 以如实智 知一切法。

此云何知。

知从本来 不生不出 不起不灭。无障无碍 无相无为。离心意识 无有名字 无有音声

如是知见 而得解脱。

如是解脱 不缚不解。

何以故 性平等故。

而诸凡夫 不觉不知。欲令于彼如实知觉。是故如来 于诸众生大悲随转。


复次善男子。菩提虚空 平等平等。而其虚空 无等无不等。菩提亦尔 无等不等

何以故。诸法如实 无生无灭故。一切法无等不等

如来如是 如实知见无等不等。故于诸法 现等正觉

是故于中无有少法 说等不等。于一切法 如实而知。

当云何知。

知一切法 无有根本 无生无灭

一切诸法 本无今有 已有还无。彼无生者 亦无灭者。如是生灭 从因缘生 从因缘转。此中无有少法可转

如来为断生死长远危险道故。故说如是 如实之法

一切众生 不觉不知断生死道。亦复不知法性 平等及不平等。欲令于彼 如实知觉。是故如来于诸众生 大悲随转。


复次善男子。菩提所证 即是如如

如菩提如 色亦如是。于第一义 不即不离

如菩提如。于受想行识如 亦不即不离

如菩提如 于地界如 水火风界如 亦不即不离

如菩提如。于眼界 色界 眼识界如 亦不即不离

如菩提如。于耳界 声界 耳识界如。乃至意界 法界 意识界如 亦不即不离

如是诸蕴 及界处等。一切诸法 不离于如

如来称如 知一切法。是故现前 成等正觉。称于性相 等正觉故

如现在 如过去未来 亦复如是。前际不生 后际未至 中际寂静。如是平等 即是菩提真实所证

如是所证 一法不异一切法。一切法不异一法。以如实中 若一若二 若复多法 俱不可得

如是所证 凡夫众生不觉不知。我当令觉。是故如来 于诸众生大悲随转。


复次善男子。菩提无相 善入诸相

云何为相 云何无相。

此中相者 谓始修起一切善法

无相者 谓一切法 皆不可得


又复相者 是无住心所住之处

无相者 即是无相三昧解脱


又复相者 心心所法。称量观察一切诸法

无相者 过于称量随识作业


又复相者 于有为法 审细观察

无相者 于无为法 现证相应


如是甚深相无相门。凡夫不觉 我当令觉。是故如来于诸众生 大悲随转。


复次善男子。菩提无漏 无烦恼蕴

此中云何为漏无漏。

漏有四种 谓 欲漏 有漏 无明漏 见漏

于此四漏 皆悉远离 故名无漏


云何名为 无烦恼蕴。

远离四种烦恼蕴故

所谓 远离欲蕴 远离邪见蕴。远离我见蕴 远离戒禁取蕴

此四烦恼 皆为无明黑暗所覆。盲无智眼。欲贪渴爱 使令干燋。积集建立 故名为蕴


如来知此我见等惑 无有根本 本来清净。亦随顺知众生清净

若我清净 若众生清净 无二无二相

此无二相 即无生义


此无生义 即无灭义

于此无生无灭之中。心意识等 皆悉不转


此心意识不转之处 分别不生

若有分别 即生死法生。若无分别 即解脱法生

若解脱法生 即无明不起

若无明不起 即十二有支不生

若十二有支不生。即是无生

若无生者 即是解脱

若解脱者 即是了义

了义即是第一义谛


云何名为第一义谛。所谓无我


若无我者 即不可说

若不可说 即是因缘和合之义

如是因缘和合之义 即一切法义

一切法义 即如来义


以是义故。

若见因缘和合之法 即见诸法

若见诸法 即见如来

如是真见第一义中。审谛观察 不见少分


云何少分。所谓观察。

随观察心 见其真实 名真实见。

如是而知 诸法平等。

是故如来现等正觉。


此之无漏 无烦恼蕴。凡夫众生不觉不知。我当令觉。是故如来 于诸众生 大悲随转。


复次善男子。菩提清净无垢 无有处所

此中何法 名为清净。云何无垢 云何复名 无有处所。

所谓

空 即 清净。

无相 即是 无垢。

无愿 即 无处所。


无生 即是 清净。

无行 即是 无垢。

无起 即 无处所。


诸法本性 即是 清净。

穷究清净 即是 无垢。

本性光明 即无处所。


体不可说 即是 清净。

体无分别 即是 无垢。

离言寂默 即 无处所


真谛 清净

法性 无垢

真实之际 即无处所


知蕴 清净。

知界本性 即是无垢。

知入远离 即无处所。


知于过去尽智 清净。

知于未来无生之智 即是 无垢。

知于现在法界住处 即 无处所。


有如是等清净无垢无处所义。皆悉入于一所证中

言所证者 即是 寂静

寂静者 即是 寂灭

寂灭者 即是 亲证

亲证者 即是 无相

无相者 即 胜义谛

胜义谛者 即 虚空相


如虚空相 则菩提相 亦复如是

如菩提相 一切法相 亦复如是

如一切法 一切众生 亦复如是

如诸众生 一切佛刹 亦复如是

如一切刹 大般涅槃 亦复如是

是故我说一切诸法 即涅槃相。此为究竟实际之相 无对之相

无始清净。

本来无垢。

从本已来 无有处所。


如来如是 于如是等种种色相 见无色相。故于诸法现等正觉

 



文殊师利。

一切诸法 悉皆平等

平等 故无住

无住 故无动

无动 故无依

无依 故无处

无处 故不生

不生 故不灭


若能如是见者。心不颠倒

不颠倒故 如实

如实故 无所行

无所行故 无来

无来故 无去

无去故 如如

如如故 随法性

随法性故 不动

若随法性不动。则得法性

若得法性。则无悕望。何以故。已得道故

若得道 则不住一切诸法

不住一切诸法故。不生不灭 无名无相


文殊师利。

若众生著一切法。则起烦恼

起烦恼故 不得菩提


文殊师利白佛言。

世尊。云何得菩提。


佛告文殊师利。

无根无处。是如来得菩提。


文殊师利白佛言。

云何为根。云何为处。


佛告文殊师利。

身见 为根。

不真实思惟 为处。


文殊师利。如来智慧 与菩提等。与一切诸法等。

是故无根无处。是得菩提。


文殊师利。菩提者 寂静。

云何 寂静。

内寂静 外寂静。

何以故。

眼即是空。非我非我所。

耳鼻舌身意空。非我非我所。


以知眼空 于色不行。是谓寂静。

如是以知耳空 于声不行。是谓寂静。

知鼻 乃至意空 亦如是。


文殊师利。菩提者。不动不行。

不动者 不取一切诸法。

不行者 不舍一切诸法。


文殊师利。如来不动。则如如实。

如如实者。不见此岸 不见彼岸。

不见此彼故。则见一切法。

以见一切法故。称为如来。


文殊师利。菩提者。无相无缘。

云何无相。云何无缘。

不得眼识 是无相。不见色 是无缘。

不得耳识 是无相。不闻声 是无缘。

乃至意法 亦如是。


文殊师利。菩提者。非过去未来现在三世等。断三世流转。

文殊师利。云何断流转。

以于过去心不起。未来识不行。现在意不动不住。不思惟 不觉 不分别故。


文殊师利。菩提者 无形相 无为。

云何无形相。不可以六识识故。

云何无为。无生住灭故。

是谓断三世流转。


文殊师利。菩提者。是不破句。

云何不破。云何句。

无相 是不破。如实 是句。

无住处 是不破。法界 是句。

不动 是不破。空性 是句。

不得 是不破。无相 是句。

不觉 是不破。不作 是句。

不悕望 是不破。无自性 是句。

众生无自性 是不破。虚空 是句。

不可得 是不破。不生 是句。

不灭 是不破。无为 是句。

不行 是不破。菩提 是句。

寂静 是不破。涅槃 是句。

不更生 是不破。不生 是句。


文殊师利。菩提者。不可以身觉。不可以心觉。

何以故。

身是无知。如草木故。

心者虚诳。不真实故。


文殊师利。若谓菩提身心所觉。是依假名 非真实义。

何以故。菩提不身不心。不虚不实故。


文殊师利。菩提者。非语言可说。

何以故。如虚空无处所。不生不灭 无名字故。


文殊师利。一切法真实不可说。

何以故。一切法非真实。无语言。不生不灭故。


文殊师利。菩提者。不可取 无处。

云何不可取无处。

眼识 不可取。不得色 为无处。

耳识 不可取。不得声 为无处。

鼻 乃至意法 亦如是。


菩提者 不可觉。

以眼不取 故不得色。不得色故 识无住处。

耳不取 故不得声。不得声故 识无住处。

乃至意法 亦如是。


文殊师利。菩提者。是说空。以空一切诸法故。

空是如来所知。

空是如来所觉。


文殊师利。不从空有。空为如来所觉。

何以故。

以无相故。


复次文殊师利。菩提因智 亦是空性。

何以故。

以无相故。


文殊师利。空及菩提 悉无所有。无二无数 无名无相。离心意识。不生不灭。无行无处。非声非说。

文殊师利。但以名字说。实不可说。

文殊师利。如来悉知一切诸法 从本以来。不生不起 不尽不灭。无名无相 离心意识。

如是知故 如是解脱。

亦不系缚 亦不解脱。


文殊师利。菩提者。与虚空等。

虚空者。不平等 非不平等。

菩提者。亦不平等 非不平等。

如是法相 如来所觉。


文殊师利。如阿[少/兔]微尘。不等非不等。

一切诸法 亦如是。以真实智 能如是知。


文殊师利。云何真实智知诸法。

未生者生。生已即灭。

彼一切诸法无生。无所摄故。


文殊师利。菩提者 如实句。

如实句者。

如菩提相 不离如实。色受想行识 不离如实。

如菩提相 地界 不离如实。水火风界 不离如实。

如菩提相 眼界 色界 眼识界 不离如实。乃至意界 法界 意识界。亦不离如实。

此谓如实句。


文殊师利。菩提者。以行入无行。

文殊师利。云何行。云何无行。

行者 缘一切善法。无行者 不得一切善法。

行者 心不住。无行者 无相解脱。

行者 可称量。无行者 不可量。

云何不可量。无可识故。


文殊师利。菩提者。无漏无取。

无漏者 灭四流故。

云何为四。

欲流 有流 见流 无明流。

不著此四流。是谓灭四流。


无取者 灭四种取。

云何四取。

欲取 见取 戒取 我语取。

此谓四取。


此一切取。无明所闇。渴爱所欺。以展转相生故。


文殊师利。以如实智 断我语取根。

取根断故 身得清净。

身清净者 是无生灭。


文殊师利。无生灭者。不起心意识。不思惟分别。

若有分别 则成无明。

不起此无明 则无十二因缘。

无十二因缘 即是不生。

不生 即是道。

道 是了义。

了义 是第一义。

第一义 是无我义。

无我义 是不可说义。

不可说义 是十二因缘义。

十二因缘义 是法义。

法义 是如来义。


是故我说。若见十二因缘 即是见法。

见法 即是见佛。

如是见 无所见。


文殊师利。菩提者。清净 无垢 无烦恼。

文殊师利。

空 是清净。

无相 是无垢。

无作 是无烦恼。


复次

不生 是清净。

无为 是无垢。

不灭 是无烦恼。


复次

自性 是清净。

清净 是无垢。

无垢 是无烦恼。


复次

无分别 是清净。

不分别 是无垢。

灭分别 是无烦恼。


如实 是清净。

法界 是无垢。

真实观 是无烦恼。


虚空 是清净。

虚空 是无垢。

虚空 是无烦恼。


内身智 是清净。

内行 是无垢。

不得内外 是无烦恼。


知阴 是清净。

界自性 是无垢。

不舍诸入 是无烦恼。


于过去尽智 是清净。

于未来不生智 是无垢。

现在法界智 是无烦恼。


文殊师利。此谓清净 无垢 无烦恼。此即寂静。

寂静者 内外寂静。

内外寂静者。是大寂静。

大寂静故 说名牟尼。


文殊师利。

如虚空 是菩提。

如菩提 是诸法。

如诸法 是一切众生。

如一切众生 是境界。

如境界 是泥洹。


文殊师利。一切诸法 与泥洹等。

最上无边故 无有对治。

无对治故 本来清净。本来无垢。本无烦恼。


文殊师利。如是如来觉一切诸法已。观诸众生 起大慈悲。令众生游戏清净无垢 无烦恼处。

 

 


 

 

尔时不可说菩萨摩诃萨 白佛言。

世尊。诸佛菩提 清净寂静。大静无垢 无闇大光。真实如尔 其性平等。微妙甚深 无有觉观。远离诸垢 不可宣说。无字无句 无有音声。广大无量 无有边际。离一切边 不增不减。不前不却 无有住止。无峻无平。无有无无。坚固无坏。

无我我所。无取无舍 无广无狭。

无法 无众生。无尽 毕竟尽。

不空空性。非处非非处。非心非作。非生非灭。

如地水火风。无有边际 不可度量。平等遍有。无有障碍 犹如虚空。

非眼识界 乃至非意识界。断一切有 不可譬喻 离一切喻。

如一切佛真实知故 非不是如。

何以故。

一切众生 皆悉得故 非异于如。

何以故。

一切众生 悉平等故 其性是有。

何以故。

是实性故 其性是实。

何以故。

无有去来现在节故。无作无受。无色无心。无想无受。断一切受。

无想 断想。无行 断行。无识 断识。

无阴入界 断阴入界。

无初中后 离诸魔业。

无有流布。无漏非摄。

非行非讼 无诤无罪。

常住自性 无有分别。

无生 无能生。无灭 无能灭。

无有根本。无上无下。

无有屋宅。无方无间。

非智非慧 亦非慧行。

非谛所摄 非生死摄。

无有对治 无具功德。远离诸相。

 

世尊。若如是义 名菩提者。

即 无变句。

即 无觉句。

即 无贪句。

即 无诤句。

即 坚固句。

即 不坏句。

即 不动句。

即 不作句。

即 无身句。

即 无生句。

即 无智句。

即 平等句。

即 无二句。

即是 实句。有句。真句。第一义句。无分别句。

一味句。一事句。一乘句。

无尽句。三世平等句。分别三世句。

空句。无相句。无愿句。无行句。寂静句。

性句。如句。

无生句。无出句。尽句。

无屋宅句。

法句。实性句。自身性句。

无身句。

无作句。无想句。

无诤句。无断句。

无常句。

十二因缘句。可观句。

定句。上句。胜句。

无罪咎句。无上句。毕竟句。

净句。无顶句。

无胜句。无等句。无依句。念句。

无相似句。胜一切世间句。

无句句。

一切句之所依句。

 

如是菩提。非青非黄 非赤非白 非色非非色。非长非短 非圆非方 无有规矩。非三界摄。

非道 非毕竟。非行非到。非有处所 非取非舍。离诸烦恼 无有愁畏。

断一切喜 无真无化。

离一切入 无我我所。

无有众生 寿命士夫。无量无边 不可思议。

无有分界 犹如虚空。

其性毕竟 不可宣说。

 

成就如是 无量之法 乃名菩提。

 

说是法时。三千大千世界大地 六种震动。

一切诸天 大设供养 香华伎乐。各作是言。

善哉善哉。善男子。快作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