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解脱道】 非地非空非海中 亦非山间岩石里 一切无有地方处 能使脱之不受业

【向解脱道】 非地非空非海中 亦非山间岩石里 一切无有地方处 能使脱之不受业

难度系数

★(★)

学习目的

了知「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对象读者

善男子、善女人,学佛0至3年的佛门弟子。

前提基础

生者皆死、无不死者 杀生果报 偷盗果报 邪欲果报 妄语果报

建议读诵思惟观察次数

10遍以上

相关阅读

【善恶果报】

进阶阅读

十善立道本 【忏悔】 世界凡有四贪著处,以贪著故,当堕恶道。



仙道苾刍曰

诸有乐法人 心无有忧恋

若不知法者 从冥入于冥

大王应善听 我今说正法

由解正法故 生天得涅槃

此身无可爱 有一德应知

善调令住境 随心即安乐

假使寿百年 形命终归尽

云何为妻子 财食常贪着

妻子如怨家 珍财常畏失

我今皆舍弃 解脱诸忧恼

人命将尽时 咒药不能救

神仙及诸圣 无能违拒者

天虽有威力 胜处寿长年

衰相现前时 必死无能救

诸王得自在 威力无人敌

多财有名称 终归入死门

假令修苦行 勇猛越诸人

设多兵众力 讵能超死苦

非空非海内 亦非山石间

无有地方所 不被死所害

非空非海内 亦非山石间

无有地方所 不被业所害

死后身膖胀 皮肉渐分离

唯余白骨在 观斯何可爱

诸骨咸销散 但有空髑髅

形色甚可恶 谁当生爱乐

在热处凉宫 若寒居暖室

常护持身命 不免死来侵

若人行善因 果不共他有

王等不侵害 是故应修福

若行十恶死 妻子皆不哭

殡送事随宜 是名为恶死

若行十善死 妻子皆忆念

殡葬并如法 是名为善死

生时唯独来 死时还独去

自受于苦乐 无有共分者

伺命来取时 父子不相救

亲属及珍宝 无能赎命者

生老及病死 日夜恒随逐

无有藏避处 终被死王牵

智者见是事 舍而求出家

当离烦恼海 不受胞胎患

我舍诸怨苦 得成苾刍性

终出生死狱 长趣涅槃城

 



时目连闻琉璃王欲攻舍夷。白佛言。

愿佛听我化作铁笼 笼彼大城。


佛告目连。

汝虽有神力 何能改此定报因缘。


佛以此义即说偈言

夫业若黑白 终不有腐败

虽久要当至 还在现前受

非空非海中 非入山石间

莫能于是处 得免宿命殃

报应之所牵 无近远幽深

自然趣其中 随处无不定

 

 


 


缘在王舍城。具寿舍利子及大目连。于时时中 往观地狱饿鬼傍生人天五趣。巡行观察 至无间狱。


时舍利子语大目连曰。

具寿宜当为此无间有情 息猛焰苦。


时大目连 闻是语已 即升虚空。于大狱上 降注洪雨 渧如车轴。

狱中猛焰 令空中雨 随处销亡。


时舍利子见是事已 报目连曰。

具寿且止 我灭其火。


答言。

随意。


时舍利子 入胜解三摩地 降注大雨。令无间狱 地并成泥。咸得清凉 皆蒙息苦。

遂见外道晡剌拏。由昔为他说恶邪教。报受大身。于其舌上有五百铁犁耕垦流血。见二尊者报言。

大德。仁等若往赡部洲中。传我所说 报我门徒曰。由我生时 口说邪法 欺诳他故。彼恶业力 堕无间中。于我舌上 有五百铁犁。耕垦流血 受极苦恼。然汝供养我本塔时。我身苦痛 倍更增剧。从此已后 勿为供养。


时二尊者 闻彼语已 默然而受。从地狱没 至王舍城。二人相随 共入城内。便于中路 逢诸外道。并是执杖推髻之流。


外道议曰。

我欲打彼沙门释子。


一人报曰。

今正是时。然有过方打 不损勿听。

我且先问。称我意者善。若不遂心 打之未晚。


舍利子在前而至。问言。

苾刍。正命众中有沙门不。


舍利子作是思惟。何心见问。观知欲打 即说颂言(露形外道自云正命)

正命众中无沙门 释迦众内沙门有

若阿罗汉有贪爱 即无凡小愚痴人


时彼外道不闲颂义。报尊者曰。

汝赞叹我 当随意去。


尊者即便顺路而行。


尊者目连前业将熟缓步而来。外道即见问言。

苾刍。正命众中有沙门不。


若不豫观 虽阿罗汉 智亦不行。


答言。

汝等众内 宁有沙门。

如佛所说。此是初沙门。此是第二沙门。此是第三沙门。此是第四沙门。除此已外 更无沙门。婆罗门 但有空名。说是沙门婆罗门 而无其实。

如是我于人天之中 及声闻众。说无诳言 作师子吼。

又复汝师晡剌拏 由在人中说邪恶法 诳惑人故。生无间狱 受广大身。于其舌上 有五百铁犁。耕垦流血 受极苦恼。彼寄我言。我由人中 说恶邪法 诳惑众生。今堕恶趣 受耕舌苦。总报徒众。汝等更勿 供养我塔。每供养时 我身苦痛 倍更增剧。从此已后 忆我言教。


诸人闻已 便生忿怒。作如是语。

诸人当知。此秃头沙门 非但于我强论过失。并我大师 亦被诽谤。今欲如何。


一人报曰。

直须熟打 余更何言。岂不平章有过方打。今既谤我大师 斯为巨过 打便合理。


众即以杖 打尊者身。遍体烂熟 由如捶[竺-二+韦] 即便四散。


时舍利子怪其在后 迟晚不来。遂即往看 见其形体 碎如捶[竺-二+韦] 而布于地。问言。

具寿何意如此答言。


舍利子。此是业熟 知欲如何。


舍利子言。

具寿。岂非大师声闻众中 称说神通 最为第一。何乃至斯。


答曰。

业力持故 我于神字尚不能忆。况发通耶。


时舍利子 以七条衣 裹襆其身 犹若孾儿 抱持至寺。


诸人惊集 问舍利子。

尊者何缘 身至如此。


答曰。

执杖外道 打令烂熟。遂缓下衣 徐置于地。


时诸苾刍 问舍利子曰。

岂非大师声闻众中。说尊者目连 神通第一。


答言。

实说。仁等当知。业力最大。然大目连 有大气力。以足右指 蹴天帝释 战胜之宫。能令摇动 几欲崩倒。于声闻中 如来赞说 有大威力 神通第一。然由前世 业力所持。于神字尚不能忆。况发于通。


是时目连 作如是念。我以不净无用之身。亲于佛边 而为给侍。奉行教命 随力随能 无有违犯。于佛教主 少酬恩惠。谁于德海 尽能报谢。我于此身 不能荷负。无边苦器 深生厌离。当求寂静 无宜久停。即留命行 舍其寿行。


时有苾刍 未得圣道者。见是事已 极生忧恼 起出离心。即往林中 阿兰若处。受下卧具 少欲自居。屏弃人间 专修寂静。


于时王舍城中 并余住处 人皆普闻。执杖外道 共打圣者 大目干连。遍身支节 悉皆烂熟 碎如捶[竺-二+韦]。


时舍利子 自以衣裹。犹若孾儿 持至竹园。

仅有残命 极受苦痛 不久将死。


时有百千大众 总萃竹园。诸臣白王。

执杖外道 共打圣者 大目干连。遍身支节 碎如捶[竺-二+韦]。

时舍利子 自以衣裹 犹若孾儿 持至园中。仅有残命 极受苦痛 不久将死。


王既闻已 深生痛惜。便与内宫太子宰相 城内诸人。悉皆云集 诣竹园中。

诸人见王 即便开路。至尊者所 涕泪横流。犹如大树 崩倒于地。执足号啼 悲哽言曰。

圣者何因 忽至于此。


答言。

大王。此是前身 自作业熟 知欲如何。


王极嗔怒 告大臣曰。

卿等即宜 奔驰四散 觅彼外道。若捉获者 置于空室 以火焚烧。


尊者报曰。

大王。不应作如是事 我先作业 犹如瀑流。注在于身 非余代受。


王报臣曰。

若如是者 上命难违。若捉得时 应令出国。


王又白言。

我之所有 皆奉圣者 随意受用。


王言。

圣者岂非大师声闻众中 称说尊者 神通第一。何不飞腾 遭斯苦痛。


答言。

大王。是大师说。然业力持。我于神字尚不能忆。况发通耶。

如来大师 不为二语。亲说伽陀曰

假令经百劫 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 果报还自受

我今受报 知更何言。


时未生怨王 以衣掩泪 命诸医曰。

于七日中 不令圣者 遍身支节 平复如故者。我当夺汝 现在封禄。


复令大臣 躬为瞻养。殷勤致敬 礼尊者足 奉辞而去。


时大目连告舍利子曰。

具寿当知。愿垂恩恕。愿垂恩恕。我当涅槃。


舍利子闻而告曰。

我等二人 俱求善法。同时出家。同证甘露。同归圆寂。


舍利子言。

当如是作。


尊者马胜 闻大目连 身遭苦楚。来至其所 而申慰问。告言。

具寿当知

非山非海中 无有地方所

亦不在空里 能避于先业

如影随人去 无有安住者

善恶业不亡 无上尊所说


时大目连 及舍利子。即礼尊者马胜足已。右绕三匝白言。

阿遮利耶

所作我已办 今是最后辞

当入无余依 清凉涅槃界


是时尊者马胜 告舍利子曰

汝所作事已成办 能随善逝转法轮

今者乐欲入涅槃 世间法将灯明灭


彼医人等 既奉王命 共相议曰。

王出严敕 我欲如何。


一人告曰

知何所为。圣者年尊 被杖熟打。犹如捶[竺-二+韦] 如何可治。然此尊者 有大悲力。我等归命 彼自垂恩。


诸人曰

斯为善计。


即便共去诣尊者所 礼足而白。

大王有教 总命医人。于七日中 不令圣者 遍身支节 平复如故者。我当夺汝 现在封禄。

然圣者年尊 加斯苦害 难可平复。唯愿慈悲 赐方便力。令我封禄 不至削除。


时尊者报医人曰。

若如是者 汝去白王。圣者目连 满七日已。入王舍城 次行乞食。


诸人喜辞 共诣王所 而白王曰。

圣者目连 满七日已。入王舍城 次行乞食。


王闻欢喜

若实如是 斯曰善哉。


满七日已 以神通力。息除苦痛 入王舍城。次行乞食 至大王宫门。


门人见已 入报王曰。

尊者大目连 今在门首 欲见大王。


王闻语已 不胜喜跃 疾起敷座 出至门首。见尊者五轮着地 殷勤礼已。请尊者入 就座而坐。白言圣者。

尊体起居 得平和不。


尊者答曰。大王应听

我今何用脓血身 荷负众苦无休息

今已除尽蚖蛇毒 安隐当趣涅槃城

涅槃城中绝诸患 缘生众苦悉皆无

佛及圣众在中居 轮转愚夫不能入


大王当知。是我宿业 必须受报。身如捶[竺-二+韦] 无可疗治。假使古大医王 不能痊复。所有医人 愿皆释放。


王曰

皆放医人。


王闻是已 涕泪交流 起礼尊足。


尊者告曰。

王勿放逸

略说法已 即辞而去。


时舍利子 入定观察。以何意故 具寿目连。虽遭此苦 入城乞食。乃见将欲入于涅槃。


尊者舍利子 从见目连被打之后。心生悲恋 遂婴疾苦。作如是念。

具寿目连。若涅槃者 我住何为。我今宜可 先入圆寂。


作是念已 至具寿阿难陀所辞别 广如经说。

次往世尊所 顶礼佛足。在一面坐。白世尊言

佛教我已持 随力为他说

圣众已供侍 于身无爱心

勉励自事终 已修涅槃行

身语意三业 依正道无差

我于生不爱 于死亦无忧

是故我涅槃 更无过此乐


作是语已。佛告舍利子。

汝于如是殊胜法中。于后而来 最初而去 有何意耶。


尔时舍利子。合掌恭敬 说伽他曰

不忍见佛入涅槃 殊胜目连亦如是

如来法将今事了 故我于先证圆寂

今启大圣人中尊 我今欲往本生处

为诸亲族说法要 当舍轮回五蕴身


佛告舍利子。

汝欲涅槃。


白佛言

世尊。我欲涅槃。


又问

汝欲涅槃。


白佛言

善逝。我欲涅槃。


又告舍利子。

若汝欲得入涅槃者。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随汝所欲 我更何言。


时舍利子 最后礼佛 合掌恭敬。右绕三匝 奉辞而去。


次至大目连处。白言

具寿。我有重病。仁颇知不。我今欲往那罗陀聚落。于亲族所 为其说法 当趣涅槃。


答言

具寿。随意应作。我亦如是 往林围聚落。为诸亲眷 说法要已 当入涅槃。


次至难陀 阿难陀 阿尼卢陀 颉离伐多 跋陀迦 罗怙罗等 诸大声闻。咸与辞别 云欲涅槃。


时彼尊宿告言

谨慎。


舍利子 侍者准陀 与苾刍众 诣那罗陀村(在那烂陀寺东南二十余里许)。

具寿罗怙罗。亦与苾刍众 随后而行。


时舍利子 便以爱语 告罗怙罗曰

若有志求于解脱 当知一切悉无常

世间无有可爱事 决定应观莫放逸

形命无常无有乐 犹如画水不暂停

了知一切皆如梦 危生同聚亦如是

敬佛敬法供养僧 佛正法藏为依止

汝罗怙罗如我嘱 于耆宿者应亲近

三藏教中有疑处 除我更无能答者

若有宜应问世尊 为汝解疑宣实义


具寿罗怙罗答曰

我观是次第 佛亦不久灭

如树烧四枝 其身宁久住


时罗怙罗 礼舍利子足 右绕三匝。了知诸行 皆悉无常 即便回去。


尊者舍利子 将求寂准陀 以为侍者。于摩揭陀国人间游行。渐至那罗陀村 北升摄波林 依止而住。为诸亲属 演说法要。令住三归 受五学处。


闻舍利子 将欲涅槃。时有无量百千众生 悉皆云集。

尊者观察 如是人众 堪应受化。顺其根性 方便说法。开示劝导 赞励庆喜。令彼众生 或得暖法。或得顶忍世间第一。或得预流一来不还。或复出家 得应供果。或植无上菩提种子。或植独觉声闻种子。


是时尊者 济度亲属 及诸大众。生净信已 于日初分。上升虚空 放大光明 现诸神变。入无余依妙涅槃界。


当圆寂时 大地震动。四方焰起 流星堕落。于虚空中 天鼓发响。

诸苾刍众 或在北俱卢 东西二洲。或居妙高 余七山处。雪香山等 诸崖坎窟 江河之侧。随处禅修 受解脱乐。时彼诸人 见地动已 便作是念。何意大地 忽然震动。

敛念观察 见其亲教 已入涅槃。皆作是念。我今不应 无亲教师 于赡部洲 安隐而住。

作是念已 尊者弟子 有八万阿罗汉。同时皆悉 入般涅槃。


尔时大目干连 于日初分 执持衣钵。以神通力 支持身体。入王舍城 次第乞食。

还至本处饭食讫 收衣钵洗足已。诣世尊所 礼双足已。白世尊言

此身皆是脓血聚 无坚危脆常动摇

犹如毒饼我舍除 唯愿大师哀愍恕


又说颂曰

我今无有债 意将为满足

生死海无边 离怖升彼岸

我伴舍利子 大智已圆寂

我今随后去 唯愿大雄知


佛告目连

汝欲涅槃。


白佛言

世尊。我欲涅槃。


又问

汝欲涅槃。


白佛言

善逝 我欲涅槃。


又问

若汝欲得入涅槃者。诸行无常 是生灭法。随汝所欲 我更何言。


时大目连 最后礼佛 合掌恭敬。右绕三匝 奉辞而去。


时大目连 往林园村。为诸亲族 说法要已 广如前说。为受归戒 发心获果者 其数无量。

尊者遂于晡时入般涅槃。

所有弟子 七万七千阿罗汉 同时皆悉入于涅槃。


时二圣者涅槃之后。所有亲属 婆罗门居士等。取其身骨 造窣睹波营造。诸人皆作生天解脱 胜妙之业。


时具寿阿难陀 及罗怙罗。闻舍利子 并大目连 入涅槃已 悲泣盈目。往诣佛所。礼佛足已 俱立一面。


具寿阿难陀白佛言。

世尊。

我闻身子目连灭 周遍身心皆动摇

目视诸方悉暗冥 假使闻法心迷乱


尔时世尊 告彼二人曰

汝等勿生恼 恩爱皆离别

先为汝等说 是故莫忧悲

生者不免死 世界无常定

轮回五趣中 终无得存者


时求寂准陀 为邬波驮耶。焚烧供养已 取遗骨舍利。并持衣钵 诣王舍城。

既至住处。置衣钵洗足已。至具寿阿难陀所。顶礼足已 在一面坐。白言。

大德知不。我邬波驮耶 大德舍利子 已入涅槃。此是遗身 并三衣钵。


时阿难陀 即将准陀。往诣佛所 顶礼佛足。在一面坐 白世尊言

我闻身子灭 形体若痴人

不辩于方隅 闻法心无解


今求寂准陀 来诣我所 作如是言。

大德知不。我邬波驮耶 大德舍利子 已入涅槃。我已焚烧供养 取遗身舍利。并持衣钵。并皆至此 今欲如何。


佛告阿难陀。

舍利子苾刍 将诸戒蕴 入涅槃耶。


不尔 世尊。


将诸定蕴 慧蕴 解脱蕴 解脱智见蕴 入涅槃耶。


不尔 世尊。


又我自觉所说之法。谓 四念住 四正勤 四神足 五根五力 七觉分 八圣道。携持此法 入涅槃耶。


不尔 世尊。具寿舍利子 不将如是无漏法蕴 及三十七菩提分法。入于涅槃。然具寿舍利子 具戒多闻 少欲知足。乐寂静行 常有勤勇。正念现前 有正知慧 速疾慧。出离慧 趣入慧。大利慧 宽广慧。甚深慧 无等慧 空慧具足。开示劝导 赞励庆喜。闻悉解了。处众宣扬 情无怯弱。然我与舍利子 于佛法中 同共受用。今既涅槃 由斯忆念。令我忧愁 悲啼不乐。


佛告阿难陀。

汝勿忧愁悲啼不乐。无容得有 如斯道理。从缘生法 欲令常住者。无有是处。

既知诸法 性常灭坏。不应忧戚。

阿难陀。我先曾于处处宣说。一切恩爱欢乐之事。悉皆无常 终归离别。

譬如大树 植根深固 茎干枝条 花果繁实 悉皆充满。枝耸出者 必先摧折。

如大宝山 峰高峻者 必先堕落。

今亦如是。佛为上首。苾刍僧伽 现住于世。而舍利子 先般涅槃。

又阿难陀。若舍利子 所去之处。于彼方隅 名称充满 我无忧虑。是故汝今 勿生忧念。世相如是 终归离别。

若我现在 或复去世。如是应知 自为洲渚 自为救护。法为洲渚 法为救护。无别洲渚 无别归依。

又阿难陀。汝可自为洲渚。乃至无别归依。然于我法弟子之中。能持戒者 则为第一。


云何苾刍 自为洲渚 自为救护。法为洲渚 法为救护。无别洲渚 无别归依。

若有苾刍 观于内身 勤行正念。知诸世间 嗔恚忧愁 妄生烦恼。

或于外身 或于内身 或内外身。如是广说。观受心法 勤行正念。知诸世间 嗔恚忧愁 妄生烦恼。

如是名为 自为洲渚 乃至无别归依。


时阿难陀 闻佛说已。顶礼佛足 退辞而去。


时诸苾刍 咸皆有疑。请世尊曰。

圣者目连 曾作何业。被诸外道 粉碎其身。


世尊告曰。

汝等苾刍 大目干连 自所作业。无人代受。乃至广说。乃往古昔 于一城处。有一婆罗门妻 诞一男。年既长大 为其娶妇。儿于妇处 极生爱恋。

母嗔新妇 儿怀忿心。于其母处 不为敬重。


母责子曰。

汝爱其妇 与我相违。


妇闻是语 遂生恶念。此之老母 年过容华。于己婿边 未能暂离。而更于我夫主 强说过非。

从是已后 常求母过。


后于异时 妇见姑嫜 作私隐事。遂告其夫 共生嗔忿。

子告妇曰。

愚痴老耄 尚不息心 于我少年 强生言责。


遂起恶心 作碜害语。

如何得有 勇力之人。打彼身形 碎如捶苇。


汝等苾刍 勿生异念。往时婆罗门子 即大目连。由于父母 发生恶念 作无义言。于五百生中 身常被打 碎如捶苇。乃至今日 最后生身。于我弟子声闻众中。神通第一 尚受斯报。

是故汝等当知。先所作业 必须自受。无人代当。


乃至广说 如是应学。

诸苾刍众 闻已奉行。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诸苾刍言。

于汝意云何。尔时毗婆尸佛法中。积财长者。岂异人乎。今光明苾刍是也。

彼时于满度摩王所。出不善语业。由是因故。果报无失。于五百生中。与母同其火焚。乃至今生。亦复如是。

然于毗婆尸佛所。先种善根。及发大愿。今已成熟。为大富长者。一切具足。现于人中。受天胜福。所作善利。乃至威力等事。与彼毗婆尸佛时。等无有异。而今最后于我法中。出家学道。断诸烦恼。证阿罗汉。


诸苾刍。以是因缘。汝等当知。

一切众生。若造一黑业因。决定当受一黑业报。若造一白业因。决定当受一白业报

是故诸苾刍。若黑业因。若白业因。一一果报。决定无失。当知皆是自分所作

汝等诸苾刍。应如是修学。

 

 


 

 

云何知业所因生。谓更乐也。

因更乐 则便有业

是谓 知业所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