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功德】 如来十八不共法
<返回目录>
复次舍利子。如来所有 十八不共佛法。诸住信菩萨 闻是说已。应生净信 超越分别 离诸疑惑。乃至发希有想。而是十八种法。如来以具足故 了知胜处。于大众中 作师子吼 转妙梵轮。余诸沙门婆罗门 悉不能转。所有一切世间 天人魔梵。无与如来 同其法者。
云何名为 如来十八种法。
一者 如来三业 无诸过失。
所谓 身无过失故。若智若愚 无与如来 同法语者。何以故。
佛世尊者 身业清净 无诸过失。
如来身相端直。诸威仪道 进止可观。若向若背 若屈若伸 都无缺失。
被僧伽梨 执持应器。而僧伽梨衣 离地四指。毗蓝婆风 不能吹鼓。
举足下足 行住坐卧 威仪如法。
于城邑聚落。若入若出 下足按地。而不损触 千幅轮相。
于虚空中。雨众莲华 及诸妙香。
又复如来 足按地时。傍生趣中 诸众生类。于七夜中 悉得快乐。命终之后 得生天界。
佛身光明 普遍照耀。下至阿鼻地狱。彼诸众生 蒙光照触 皆获乐受。
此名如来 身无过失。
又复如来 语无过失。
此语无过失者。若智若愚 无与如来 同法语者。何以故。
舍利子。如来所出语言 悉知时故。是如实语。诚谛语。平等语。如说能行语。无众杂语。
令诸众生 欢喜语。无重复语。善文善义 妙庄严语。
以一语言音声。随诸众生 种种意乐。咸生欢喜语。
此名如来 语无过失。
又复如来 心无过失。
此心无过失者。若智若愚 无与如来 同法语者。何以故。
舍利子。如来虽常 住等引心。而不舍离 一切佛事。常所施作 心无所观。于一切法。无碍知见 而常运转。
此名如来 心无过失。
即以如是 心无过失之法。为诸众生 亦然宣说。普令断除 诸心过失。
此等是名。如来 第一不共佛法。
舍利子。如来 心无爱著。
所有一切 魔及魔众。并余 邪异外道。于佛如来 伺不得便。
何以故。
如来 若顺若逆 若尊重 若损害。皆已离故。
一切众生 若起尊重 心亦不高。若不尊重 心亦不恚。
如来诸所作事 已作见作 悉无流散 不起爱著。亦复不与 世间相违。以如来心 无爱著故。修无诤行。
如来无我 无执 无取。离诸结缚。是故如来 无所爱著。
以其无故。为诸众生 亦然宣说 断爱著法。
此是如来 第二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 无失念。
若有失念 即有痴暗。
以其如来 无痴暗故。即于禅定解脱 等持等至 悉无障碍。
所有一切众生 心行动转 普观察已。即为如应 宣说法要。
由无忘失故。于诸法义 乐说辩才 及无碍解 皆无忘失。
如来于过去未来现在 具无碍智见故。自解了已 即为众生 广大宣说 过去未来现在 无碍智见 无忘失法。
此是如来 第三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 常住三摩呬多。
若行 若住 若坐 若卧 若食。食已 或复默然。心无所得。
如来已得 甚深三摩地法 及最上波罗蜜多。能观所观 悉无障碍。所有一切众生 及众生聚中 悉不能观如来之心。唯除如来 加持力故。
如来常住三摩呬多心已。即为众生 如应宣说 三摩地中 清净舍法。
此是如来 第四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 无种种想。
不于 种种想 及诸境界。而住其心。
何以故。
如来 于刹土中。无种种想。刹土如虚空。无有尽故。
于众生中 无种种想。众生自性 无种种故。
于诸佛中 无种种想。法界无差别 平等智故。
于诸法中 无种种想。离贪法故。
如来 于众生中。见具戒者 不起敬心。见毁戒者 不起慢心。
不饶益者 现起饶益。无不饶益。普饶益故。
不调伏者 平等调伏。邪定聚者 亦不轻慢。
如来于一切法中。起平等行。此名如来 无种种想。
即以此法 为诸众生。宣说断除 种种之想。
此是如来 第五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 于诸舍法 无不决择。
何以故。如来
于修道者 而行舍法。非修道者 亦不弃舍。
于修心者 而行舍法。非修心者 亦不弃舍。
于修戒者 而行舍法。非修戒者 亦不弃舍。
于修慧者 而行舍法。非修慧者 亦不弃舍。
于智行舍。不弃愚痴。
舍出世间。不弃世间。
于圣出离者 而行舍法。非圣出离者 亦不弃舍。
如来转妙梵轮 而行舍法。于诸众生 亦不舍离 大悲之心。
如来自所证成 平等舍法。不假对治 而能随顺。
舍利子。又复如来 于舍法中。无高无下 亦无所住。已得不动 离于二法。无出无入。依时而舍 不越于时。无动摇 无别异。无分别 无所观。无和合 无表示。无实 无虚。无诚 无妄。亦无领纳。
如是如来 舍法具足。即以是法 为诸众生 广大宣说 令舍法圆满。
此是如来 第六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 所欲无减。
何名为 欲。谓 善法欲。
复何名 无。谓即如来
大慈心欲 无减。
大悲心欲 无减。
说法欲 无减。
化度众生欲 无减。
成熟众生欲 无减。
伺察欲 无减。
教示菩萨欲 无减。
令三宝种不断欲 无减。
如来 所欲所向 智为先导。如是等 如来所欲。皆为令彼 一切众生 圆满无上一切智果。如其所应 宣说法要。
此是如来 第七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 精进无减。
以其如来 精进力故。普为化度 一切众生 不舍精进。令听法者 不生疲倦。
如来于听法者 亦无所得。观其法器 如来随应 为说法要。不生疲懈 亦无中止。
当说法时 不念饮食。于其中间 不舍众生。
如来过度 殑伽沙数等 诸佛刹。其中若有 一众生 未化度者。如来身语心业 悉无疲倦。三业轻安 发起精进。如理勤行 令诸众生 得圣解脱。
是为如来 为诸众生 大精进力。
此是如来 第八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 于一切处 一切种 诸念无减。
如来正念 悉无忘失。
何以故。
诸佛如来 相续现证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所有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诸心。如来悉能 任持观察。
如来于诸念中。毕竟不复 有所忘失。随诸众生 一切心行 而悉了知。
如来不复 思想观视。正念无减 住三聚法 了众生根。解入众生 一切意乐。观众生行。
如来亦无 思惟伺察。说法无断。所以者何。
随其如来 念无减故。
念即寂静 悉无忘失。
即以是法 为诸众生 广大宣说。
此是如来 第九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 等持无减。
所有如来 等持之法。即是一切法平等。如其所说 诸法平等。
何名如来 等持无减。谓
若真如平等。即 等持平等。
若等持平等。即 诸如来平等。
若入是平等法门。此即说名 三摩呬多。
若贪际平等。即 离贪际平等。
若瞋际平等。即 离瞋际平等。
若痴际平等。即 离痴际平等。
若有为际平等。即 无为际平等。
若生死际平等。即 涅盘际平等。
若入是平等法门。即名如来 等持无减。
何以故。
由等持无减故。即毕竟无减。
又复如来 等持之法。非眼相应。非耳鼻舌身意相应。
如来于其诸根 无所缺坏。
不依止 地界。亦不依止 水 火 风界。
不依止 欲界 色界 无色界。
不依止 此界 他界。
以无依止故 即无所减。
是为毕竟无减。以其如来 等持无减故。
即以此法 为诸众生广大宣说。普令众生 获得如来 等持法门。
此是如来 第十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 慧无减。
如来胜慧 云何能知。谓
一切法 不随他信智。
无众生 寿者 补特伽罗 于法有所得智。
无尽 无碍 解善巧之智。
分别句义智。
于一句中 入百千劫加持宣说智。
随诸所问 各各宣说。断疑惑智。
于一切处 无障碍智。
建立三乘 善宣说智。
八万四千心行 悉了知智。
八万四千法蕴 随应说智。
如是如来 最上胜慧。无边无际 说不能尽。
如其如来 胜慧无减。即为众生 广大宣说 慧无尽法。
此是如来 第十一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 解脱无减。
何名如来 解脱无减。所谓
随应 悉令解脱。
诸声闻众 闻声解脱。诸缘觉众 觉悟缘生 而得解脱。诸佛世尊 离诸障碍二取解脱。
此说解脱者。先际 诸佛已往。后际 诸佛未至。现在 诸佛不住。
由是眼色二取解脱。耳声 鼻香 舌味 身触二取解脱。
无取无著。无依止解脱。
心自性明亮故。智亦复然。
此说名为 一心相中 相应胜慧。
如来由是 现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
如其所证。即以此法 为诸众生 广大宣说。
此是如来 第十二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一切身业 智为先导。随智所行。
以其如来 身业具足故。一切众生 见佛身者 悉得调伏。
闻佛说法者 悉得调伏。
观佛默然者 悉得调伏。
睹佛受食者 悉得调伏。
见佛威仪者 悉得调伏。
瞻佛众相者 悉得调伏。
观佛妙好者 悉得调伏。
瞻佛不可见顶相 及放光者。悉得调伏。
见佛举足下足。于城邑聚落 若入若出者。悉得调伏。
诸佛如来 于四威仪道中。而无不为众生 作调伏事。
此名 如来身业 智为先导。随智慧行。
此是如来 第十三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一切语业 智为先导。随智慧行。
何以故。
诸佛世尊 不说虚假之法。说无断法。善乐说法。
如来诸有语言。未知者 令知。无高无下 无纡烦语。
无屈曲语。
无粗涩语。
无恶戾语。
无巇崄语。
善柔软语。
无衰朽语。
无轻动语。
无娆恼语。
无迅速语。
无迟缓语。
善分明语。
善演说语。
善了知语。
妙说相。妙音声。
无破缺。无过失。
极甘美。广大殊妙。
无尘 离尘。无垢 无暗。显焕无碍。和合明亮。神通无劣。
音响不破 能生妙乐。
身得欢喜 心极信顺。
息除贪爱。息除瞋恚。息除愚痴。
降伏恶魔。制诸罪业。
息邪异语。止不了语。
如击鼓音声。如迦陵频伽声。
如帝释声。如梵王声。
如海潮声。如云雷声。如地振声。
如雁王声。如孔雀王游戏声。如拘枳罗声。如命命鸟声。
如鹿王声。如箜篌声。
分明解了声。悦意乐闻声。
甚深清亮 无喑痖声。
生妙乐声。生善根声。
文句不断声。文句乐说声。
义句和合声。法句和合声。
知时声。顺时声。不越时声。
知自他根 善演说声。
布施 庄严声。持戒 清净声。忍辱 柔和声。精进 勇悍声。禅定 妙乐声。智慧 毕竟声。
大慈 和合声。大悲 无倦声。大喜 明亮声。大舍 究竟声。
建立三乘声。令三宝种不断声。
安立三聚分位声。
三解脱门 清净声。
观四谛声。
观察智声。不毁智者声。诸圣称赞声。
随知虚空无量声。诸相具足声。
舍利子。此如是等。是名如来 一切语业 智为先导。随智慧行。
此是如来 第十四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意业 智为先导。随智慧行。
何以故。
如来心法 而不可说。如来意法 识法。不可以智慧辩才 而能测度。
如来智慧 随知一切众生心。随入一切众生意。通达一切众生智。
诸法决定。诸等持法 亦无他信。
超越所缘。离诸缘生。
息除三友 及诸恶趣。
越诸魔法 诸魔异。
解脱 诸谄幻法。而悉远离。
舍我我所。去除 无明痴暗 覆蔽。
修八正道 离诸疑惑。
与虚空等。法界平等 而无差别。
舍利子。如是等法 是为如来 所有意业 智为先导。随智慧行。
此是如来 第十五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 于过去世中。以无著无碍智见 随转所转。
云何舍利子。谓 过去世 诸佛刹中。若成若坏 彼一切事。如来以算数方便 而悉能知。
又佛刹中 所有一切药草树林。而悉能知。
又佛刹中 所有一切众生众类 众生施设。而悉能知。
又佛刹中 所有一切众生 种种性行 种种色相 周遍广大。而悉能知。
又佛刹中 诸佛出世 作诸化事。乃至一一广为众生 宣说正法。
或有众生 以声闻法 得化度者。
或有众生 以缘觉法 得化度者。
或有众生 以大乘法 得化度者。
乃至佛刹广大。诸苾刍众广大。寿量广大。正法住世广大。久近众生 饮食受用等事。乃至众生 出息入息。如是所有 一切众生。过去世中 一切诸相。若生若灭 诸趣受生。种种根性 种种意乐。佛悉能知。
如来 以无著心。任持了知 彼一切法。诸心无边 诸心所起。如来以算数方便 皆悉能知。
如来 以现量智。如实观察 过去世中 诸众生心。
如是如来 最上胜智。曾无间断。为诸众生 如应说法。
舍利子。此是如来 第十六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 于未来世中。以无著无碍智见 随转所转。
云何谓 未来世中 诸佛如来 当出于世。佛悉能知。
乃至未来 劫火洞然。大水漂溺。猛风吹鼓。
或复 诸佛刹土 安然不动。
至于诸佛刹中 一切地界。碎若微尘 及彼一切 药草树林。
至于一切 星宿相状。
至于周遍 诸佛刹中。诸佛出世 缘觉出世 声闻出世 菩萨成证。
至于众生 出息入息。饮食受用等事。若行若住。
乃至一切众生 周遍广大。一一众生 各趣解脱。或声闻乘 或缘觉乘 或复大乘得解脱者。而彼一切 如来悉知。
又复诸佛刹中 周遍一切。一一众生 诸所生处。及心 心所 诸所生起。而彼一切 如来悉知。
虽如是知。亦非如来 未来世中 于诸众生 有所任持。但于未来世中 如应观察。为诸众生 宣说正法。
舍利子。此是如来 第十七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来 于现在世中。以无著无碍智见 随转所转。
云何所谓 现在十方一切 诸佛刹土。如来以三种算数方便 而悉能知。
所有现在 一切诸佛 一切菩萨 一切缘觉 一切声闻。如来悉知。
至于现在 一切星宿相状。亦复遍知。
及彼现在 一切药草树林。亦悉了知。
至于十方 一切地界。碎若微尘。以算数方便 而悉能知。
又复十方 一切水界。如毛端量 水滴上涌。
又复十方 一切火界。迅速起灭。
又复十方 一切风界。百种相状 周遍吹击。以算数方便 而悉能知。
又复十方 一切空界。假使聚如 毛端之量。以算数方便 亦悉能知。
又复现在 三种众生界 而悉能知。
又复现在 所有一切地狱众生界趣。彼所生因 及所起因。而悉能知。
又复现在 所有一切畜生界趣。彼所生因 及所起因。而悉能知。
又复现在 所有一切饿鬼界趣。彼所生因 及所起因。而悉能知。
又复现在 一切人趣。彼所生因 及所灭因。而悉能知。
又复现在 诸天界趣。彼所生因 及所灭因。而悉能知。
又复现在 一切众生。及众生心 所应任持。若有烦恼 若离烦恼。而悉能知。
又复现在 一切众生。随其根性 所应化度 不应化度。如来悉知。
然佛如来 亦无二种 随流识转。
如来以其 入无二理 最上法门。为诸众生说。
舍利子。此是如来 第十八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如是十八不共佛法。如来以具足故。周遍十方一切世界。于大众中 光明显照。圆具一切 威光名称 最上吉祥 希有之法。
又舍利子。如来十八不共佛法 犹若虚空 无有边际。若能知其 虚空边际 即知如来 不共佛法 所有边际。
是故诸菩萨摩诃萨 得闻如来 如是十八不共佛法。闻已净信 超越分别 离诸疑惑。后复生起 身喜心喜。发希有想。
尔时世尊 欲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调伏圣者无过失 身语意业悉无动
如应说法利众生 此是胜尊不共法
佛心无高亦无下 一切违顺皆止息
修无诤行解脱心 此是胜尊不共法
佛调伏尊无失念 解脱行法悉了知
四无碍解已圆明 此是胜尊不共法
如来行住及坐卧 一切皆住等引心
无众生想无乱心 此是胜尊不共法
善逝已无种种想 诸佛刹土及众生
起平等行大名称 此是胜尊不共法
佛心无不决择舍 决定正道善观察
分别离分别都无 此是胜尊不共法
能仁不减善法欲 悲方便门常所行
调伏无量诸群生 此是胜尊不共法
精进曾无少减缺 调伏诸见广无边
善调身语意亦然 此是胜尊不共法
如来不减于正念 觉了菩提诣道场
于法觉了无觉心 此是胜尊不共法
佛无分别离分别 平等安住等持心
诸法决定无所依 此是胜尊不共法
佛慧刹那悉决了 诸众生行而悉知
随其意乐阐法门 此是胜尊不共法
随声悟解曰声闻 想缘生法名缘觉
离着无垢等虚空 此大舍心不思议
宿昔安住无觉心 自性解脱心任持
彼解脱法随应宣 此是胜尊不共法
现威仪道众所瞻 直身端视入城邑
相好庄严众威光 众生睹者皆调伏
众生睹佛真实光 多俱胝众获妙乐
蒙光照触调伏生 此是胜尊不共法
佛以一音演说法 随众生意悉能闻
如声对响理相应 此是胜尊不共法
善逝心业本无有 智所作业悉不忘
圣智随入众生心 此是胜尊不共法
禅定等持善相应 一切戏论无所行
平等行法等虚空 此是胜尊不共法
如来悉知过去世 转一切法无障碍
解脱智了诸趣中 此是胜尊不共法
所有世间未来法 当有所得或无得
众生刹土及如来 佛悉了知无懈倦
佛心曾无诸散乱 未来世中随观察
众生及法知亦然 此是胜尊不共法
现在世中诸所转 如来悉知无所著
佛调御者等虚空 此是胜尊不共法
如来所有不共法 而十八种不思议
如实开明若虚空 菩萨应当生净信
舍利子。如来以具足如是 十八不共佛法故。如来应供 正等正觉 了知胜处。于大众中 作师子吼。转妙梵轮。余诸沙门 婆罗门 天人 魔梵 悉不能转。无与如来 同其法者。
舍利子。诸住信菩萨 得闻如来 如是不思议法。闻已当生 清净信乐。超越分别 离诸疑惑。后复生起 身喜心喜。发希有想。
尔时佛告舍利子。
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如来不思议 不共佛法。信受谛奉 清净无疑。乃至发希奇想。
舍利子。如来成就十八不共佛法。由成就故。如来应正等觉。于大众中 正师子吼。自称我处大仙尊位 转大梵轮。一切世间 沙门婆罗门。诸天魔梵。不能如法而转。
舍利子。何等名为十八不共佛法。
舍利子。所谓
如来处世 无诸误失。以无失故 名为如来。
何等名为 无有误失。
舍利子。如来身业 无有误失。
以无失故。一切世间 若愚若智。不能立如法论。谓如来身 有误失者。
何以故。
佛薄伽梵身业 毕竟无误失故。
舍利子。诸佛如来 游步世间。直视于前 转身回顾。若屈若伸 服僧伽胝。摄持衣钵 进止往来 行住坐卧。如来于中 无失威仪 端严庠序。
舍利子。如来若往城邑 若旋返时。双足蹈空。而千幅轮 现于地际。悦意妙香 钵特摩花。自然踊出 承如来足。
若畜生趣 一切有情 为如来足 之所触者。极满七夜 受诸快乐。命终之后 往生善趣 乐世界中。
舍利子。如来被服 不著其身。如四指量 吠岚婆风 不能披动。
舍利子。如来身光 极照无间。触彼众生 令兴乐受。
舍利子。如是一切 身无过相。故说如来 身无误失。
如自所证 身无误失。亦为众生 说如斯法。令其永断 身业误失。
舍利子。如来语业 无有误失。
以无失故。一切世间 若愚若智。不能如法 伺求如来 语业误失。
何以故。舍利子。
如来为 迦罗时语者。
如来为 实语者。
为 谛语者。
为 三摩耶时语者。
为 如语而作者。
为 善训释词语者。
为 令众生欢悦语者。
为 无重述语者。
为 文义庄严语者。
为 随发一音 皆令信解 欢悦语者。
舍利子。如是一切语无过相。故说如来 语业无失。
如自所证 语无误失。亦为众生 说如是法。令其永断 语业误失。
舍利子。如来之心 无有误失。
以无失故。一切世间 若愚若智。不能如法 伺候如来 心业误失。
何以故。舍利子。
如来不舍 甚深定法。而能发起 作诸佛事 不役神虑。于一切法 无碍智见 任运而转。
故说如来 心无误失。
如自所证 心无失故。亦为众生 说如斯法。令其永断 心业误失。
舍利子。如是身语心业 无有失故。是名如来 第一诸业无有误失 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 所发言音 无有卒暴。
舍利子。如来以无卒暴发言音故。一切世间 若魔若魔眷属。及余天子诸外道等。不能伺候如来便者。
何以故。舍利子。
如来言音 本无卒暴。无随卒暴。
何以故。
久已永离 诸爱恚故。
一切众生 虽加尊敬 而心不高。虽加轻侮 而心不戚。
又舍利子。如来无有 所作过时 及不究竟。非由此事 而起追悔。及随前事 起卒暴音。
又舍利子。如来无有 与世诤讼。是故如来 无卒暴音。
如来常止 无诤深定 无我所执。亦无有取。远离诸缚。
是故如来 无卒暴音。
舍利子。如是无量音无卒暴。如来于中 悉皆证入。
如佛所证 音无卒暴。亦为众生 说如斯法。令其永断 诸卒暴故。
舍利子。是名如来 第二言无卒暴 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 念无忘失。
舍利子。如来正念无忘失故。不于一法 而生愚乱。
何以故。
如来住于 静虑解脱三摩地 三摩钵底中。不痴忘故。
观诸有情 心行动转 无挂碍故。如其所应 宣说妙法 无忘失故。
于诸义法 训词辩才 无碍解中。无忘失故。
于去来今 无碍智见。如是无量无忘失故。
如自所证 去来现在 无碍智见 无有忘失。亦为有情 说如斯法。令其证得 无忘失念。
舍利子。是名如来 第三念无忘失 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 无不定心 而可得者。
舍利子。如来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食若饮。若语若默。常处深定中 无出离。
何以故。
由如来证得甚深三摩地 最胜波罗蜜多。成就无障无碍 深静虑故。
舍利子。无有众生 处有情类。若定不定 能观如来 心及心所。唯除如来威力加被 而能得知。
如自所证 常处定心。亦为有情 依三摩地。说如斯法。令其永断 散乱之心。
舍利子。是名如来 第四无不定心 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 无诸异想。
何以故。舍利子。
由异想故。可有安住 不平等心。
如来心常安住平等故。于一切 无诸异想。
舍利子。
如来于诸佛土 无诸异想。以彼佛土 如虚空故。
如来于诸有情 无种种想。由彼有情 性无我故。
如来于诸佛所 无种种想。由彼法性 无有差别 平等智故。
如来于一切法 无种种想。由离欲法 性平等故。
如来于持戒者 其心无爱。于犯戒者 其心无恚。于有恩所 无不酬报。于有怨所 情无加害。于所调伏 无不平等。于住邪定 心不轻慢。于诸法中 平等安住。故名如来 无种种想。
如自所证无异想故。亦为众生 说如斯法。令其永断 种种异想。
舍利子。是名如来 第五无诸异想 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 无简择舍。
何以故。舍利子。
如来已修圣道 而证此舍。非未修道 而有证故。
如来已修于心。已修于戒。已修于慧 而证此舍。非所未修 而有证故。
舍利子。
如来舍者 随智慧行 不随痴行。
如来舍者 是出世间 不堕世间。
如来舍者 是圣 是出离。非为不圣 非不出离。
如来舍者 能转梵轮。悲愍众生 常不舍离。
如来舍者 任运成就 不随对治故。
舍利子。如来舍者 无高不高。亦无下劣。
得住不动 远离二边。超过一切 思量简择。
观待于时。亦不过时。无动无思。无有分别。无异分别。无修无损。
无有憍逸。无有示现。
真性如性。不虚妄性。非不如性。
如是无量。
舍利子。如来如是 大舍成就。
为诸众生 舍圆满故 说如斯法。
舍利子。是名如来 第六无简择舍 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 志欲无有退减。
舍利子。何等志欲 而无退减。
所谓如来 善法志欲。
复有何义 名为志欲。
舍利子。
如来大慈 志欲无减。
如来大悲 志欲无减。
如来说法 志欲无减。
调伏众生 志欲无减。
成熟众生 志欲无减。
兴于远离 志欲无减。
教导菩萨 志欲无减。
绍三宝种 令不断绝 志欲无减。
一切如来 不随欲行。
如来志欲 智为前导。
如自所证 志欲无减。亦为众生 说如斯法。令彼证得圆满 无上一切智智之志欲故。
舍利子。是名如来 第七志欲无减 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 正勤无有退减。
舍利子。何等正勤 而不退减。
所谓
不舍所化众生正勤。
于听法众 不怀摈遣正勤。
以如是等 无有退没故。说如来正勤无减。
舍利子。假使如来。值遇如是。乐闻法众 堪任法器。若能听法 经劫无倦。如来亦随经劫 不起于座。不缘食饮 相续说法 中无暂废。
又舍利子。如来为众生故。假使过于殑伽沙等 诸佛世界。唯一众生 是佛化限。尔时如来 躬往其所 为说法要。令其悟入 正勤无厌。
舍利子。如来身无疲倦。及以语心 亦无疲倦。
何以故。
如来身语及心 常安息故。
舍利子。如来长劫 发起精进。赞叹精进。为诸众生 说如是法。令彼勤修 是精进故 证圣解脱。
舍利子。是名如来 第八正勤无减 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 于一切一法 及一切种 一切念。无有退减。
何以故。
由诸如来 念无退故。
舍利子。如来证得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间观察 一切众生。去来诸心 相续知已。如来于中 毕竟了知 无有忘念。
又如实知众生行已。如来于中 无复役智。而如来念 曾无退减。
又舍利子。如来安立 三聚众生。诸根悟入 意解趣行。审观察已 更不忆念。无重思惟 不复观察。常为众生 宣说妙法 无有断绝。
何以故。
由如来念 无退减故。
如自所证 无退减念。亦为众生 说如斯法。令其永断 诸念退减。
舍利子。是名如来 第九念无退减 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佛 三摩地无有退减。
舍利子。佛三摩地 与一切法。其性平等 无非平等。
何以故。
由一切一法 及一切种法 无有不平等性故。
舍利子。何因缘故 佛三摩地 复无退减。
舍利子。
以真如平等故。即 三摩地平等。
以三摩地平等故。即 如来平等。
以能证入 如是平等性故。
三摩地者 名为 等定。
又舍利子。
若贪际平等。即 离贪际平等。
若瞋际平等。即 离瞋际平等。
若痴际平等。即 离痴际平等。
若有为际平等。即 无为际平等。
若生死际平等。即 涅槃际平等。
以如来证入如是平等性故。于三摩地 而无退减。
何以故。平等之性 无退减故。
舍利子。此佛三摩地 非眼相应。亦非耳鼻舌身意相应。
何以故。然彼如来 诸根无缺故。
又如来三摩地。不依地界。不依水火风界。不依欲界 色无色界。不依此世 及他世间。
何以故。
由无依故 无退无减。
是故如来 如自所证 诸三摩地 无有退减。亦为众生 说如是法。令彼证得 诸三摩地故。
舍利子。是名如来第十 三摩地无有退减 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 智慧无有退减。
舍利子。何等名为 如来智慧。
所谓 了知诸法 不缘他知。
为他有情 及以他人 演妙法智。
无尽善巧 无碍解智。
分别一切句智。
悟入一句 百千大劫 说无尽智。
如其所闻 断疑网智。
于一切处 无障碍智。
宣说安立 圣三乘智。
能遍了达 八万四千 有情心行智。
如应开示 八万四千 诸法藏智。
舍利子。此如来智慧 无边无际 无有穷尽。
由此智慧 不可尽故。随慧而说 亦无有尽。
故说如来智慧 无有退减。
如自所证 智慧无减。亦为众生 说如斯法。令其证得 无尽智慧故。
舍利子。是名如来 第十一智慧无减 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 解脱无有退减。
舍利子。何等名为 如来解脱。
舍利子。
诸声闻乘 随悟音声 故得解脱。
诸独觉乘 随悟众缘 故得解脱。
佛薄伽梵 远离一切执著二边 故得解脱。
是故说为 如来解脱。
何以故。舍利子。
如是解脱 前际无缚。后际无转。不住现在故。
又舍利子。眼之与色 二执解脱。
如是 耳声 鼻香 舌味 身触 二执解脱。
摄受无执。依止解脱故。
又舍利子。心之与智 自性光洁 体无瑕秽。是故诸佛 由刹那心相应慧故。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以是如来 随所证觉。亦为众生 说如斯法。令彼证觉 如是法故。
舍利子。是名如来 第十二解脱无减 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 一切身业 智为前导 随智而转。
何以故。舍利子。
由能成就 是身业故。一切有情 若见如来 即便调伏。或闻说法 亦皆调伏。
是故如来
或现默然 调伏众生。
或现饮食 调伏众生。
或现诸威仪 调伏众生。
或现诸胜相 调伏众生。
或现随形好 调伏众生。
或现无观顶 调伏众生。
或现观视相 调伏众生。
或现神光触照 调伏众生。
或现游步举足下足 调伏众生。
或现往还城邑聚落 调伏众生。
舍利子。以要言之。佛薄伽梵 无有威仪而不调伏诸众生者。故说如来 一切身业 智为前导 随智而转。
亦为众生 说如是法。令其证入 如是智故。
舍利子。是名如来 第十三身业智导 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 一切语业 智为前导 随智而转。
何以故。舍利子。
佛薄伽梵 不虚说法故。以智前导。所有记莂 无不圆备。凡所宣说 言词显妙。
舍利子。如来语言 随现而转 不可思议。今当略说。
舍利子。如来语者
易解了语。
易明识语。
不高大语。
不卑下语。
非不胜语。
不邪曲语。
不謇吃语。
不繁乱语。
不涩钝语。
不粗犷语。
不隐没语。
柔和声语。
可欣乐语。
不虚羸语。
不轻掉语。
不调疾语。
不繁重语。
不迅急语。
善断约语。
善调释语。
极妙和美语。
胜妙音语。
善唱导语。
大清亮语。
大雷震语。
无遗逸语。
饮甘露语。
有义旨语。
可亲附语。
广大之语。
可爱重语。
无尘染语。
离尘黩语。
无栽秽语。
无垢浊语。
无鲁钝语。
威严盛语。
无障碍语。
能教导语。
明洁之语。
有正直语。
无怯惮语。
无缺减语。
非轻急语。
能生喜乐语。
令身怡适语。
令心踊跃语。
寂静贪语。
寂静瞋语。
坏灭痴语。
吞啖魔语。
调伏恶语。
摧异论语。
有表示语。
天鼓音语。
智者悦语。
羯罗频迦音语。
上帝音语。
梵天音语。
海潮音语。
云雷音语。
地山震吼音语。
鸿鹤王音语。
孔雀王音语。
黄鹂音语。
命命音语。
鹅雁王音语。
鹿王音语。
箜篌音语。
伐洛迦音语。
钵拏缚音语。
大䖶吼音语。
长笛音语。
易开解语。
易了别语。
畅明晓语。
适悦意语。
可听闻语。
深远音语。
无喑痖语。
悦可耳语。
生善根语。
文句无缺语。
善说文句语。
义句相应语。
法句相应语。
时相应语。
时捷对语。
不过时语。
知根胜劣语。
庄严施语。
净尸罗语。
教授忍语。
练正勤语。
令乐静虑语。
悟入正慧语。
慈善集语。
悲无倦语。
清净喜语。
证入舍语。
安立三乘语。
令三宝种 不断绝语。
安立三聚语。
净三解脱语。
遍修谛语。
遍修智语。
达者不毁语。
圣者称赞语。
随虚空量语。
一切种 妙成就语。
舍利子。如是无量无边 微妙清净 如来之语故。说如来 一切语业 智为前导 随智而转。
如自所证 如是语业。亦随诸有情 而为说法。令其证入 如是语故。
舍利子。是名如来 第十四语业智导 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 一切意业 智为前导 随智而转。
舍利子。夫如来者 心意与识 皆不可说故。
舍利子。夫如来者 应以智求。智增上故 说名如来。
此如来智
随至一切众生之心。
随入一切众生之意。
不离一切众生之识。
焚荡诸法 诸三摩地。
不从他缘。超过一切所缘境界。
远离缘生 灭三有趣。
超诸慢种。
解脱魔业。
离诸谄诳。
舍我我所。
除灭无明痴暗之膜。
善修道支。
与虚空等 无有分别。
与诸法界 而无差别。
舍利子。如来证入 如是意业。
为如是相 智为前导。随众生心 而为说法。令彼证入 如来意故。
舍利子。是名如来 第十五意业智导 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 于过去世 无著无碍智见转。
舍利子。何以此智 名之为转。
舍利子。如来以无碍智。能知如是 无量无边 过去世中。所有诸佛国土 若成若坏。彼一切事 无量无数。如来方便 悉能数知。
如是乃至 诸佛国中。所有卉木 丛林众药 所摄彼一切事。如来于此 悉能了知。
如是乃至 诸佛国中。诸众生身 众生假立。彼一切相 悉能了知。
又能了知 彼中所有 若干众生 种种性 种种色。乃至广说。如来于此 悉能了知。
舍利子。如是彼中 所有诸佛 出现于世。彼一一如来 所宣正法。如来于此 悉能如实 分别了知。
如是乃至 尔所众生。于声闻乘 已调伏者。或独觉乘 已调伏者。或于大乘 已调伏者。是亦如来 悉能了知。
又诸佛土 差别之相。苾刍僧众 寿量法住。入息出息 受用饮食。如是等类 差别之相。如来于此 悉能了知。
舍利子。一切有情 过去世相。若死若生 若界若趣。如来于此 悉能分别 如实了知。
又诸有情 种种根性。种种行性。种种意解性。如是无量 悉能了知。
又能了知 诸心相续。所谓 如是如是心无间。如是如是心生起。彼诸心相 若干非一。如来方便 悉能数知。
舍利子。如来或以现智。或种类智。证得如是 过去谢往 诸心相续。
自既证是 智无不备。随众生心 而为说法。欲令证入 如是智故。
舍利子。是名如来 第十六过去无碍智 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 于未来世 无著无碍智见转。
舍利子。何以此智 名之为转。
所谓未来世中 所有如来。或当出现。或当灭度。或复当有。或复当无。彼一切相。如来于此 悉能了知。
如是乃至 当来火劫烧。当来水劫坏。当来风劫坏。乃至一切 诸佛国土。当住久近 若干等异。如来于此 悉能了知。
如是乃至 当来诸佛国土。所有地界 若干微尘。所有卉木 丛林众药等事。乃至当来 星宿色相 若干非一。如来于此 悉能了知。
如是乃至 遍满一一诸佛土中。当来诸佛 独觉声闻。及以菩萨 出现于世。所有受用 若饮若食。入息出息。行住威仪 无量等相。如来如实 悉能了知。
如是乃至 一一如来 化行差别。观有情性 当证解脱。或乘声闻乘。或乘独觉乘。或乘大乘 当证解脱。如来一切 悉能了知。
如是遍满 未来之世 一一佛土。尔所众生 生处差别。诸有情心 心所有法。如来一切 悉能了知。
舍利子。如来如是 如实了知。非有来世 远心相续。然由如来 观于来世 如实了知。
自既证已 亦与众生 演说斯法。欲令证入 如是智故。
舍利子。是名如来 第十七未来无碍智 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云何如来 于现在世 无著无碍智见转。
舍利子。何以此智 名之为转。
舍利子。如来于现在世 十方一切诸佛土中。所有三种方便数知 如是了知。现在诸佛。诸菩萨众。诸声闻众。诸独觉众。若干差别 悉能了知。
又能了知 现在世中 星宿色相 卉木诸药 丛林等事。乃至现在十方 一切地界 微尘分量。如来如实 方便数知。
舍利子。十方国土 一切水界 不可思议。如来以一毛端 举滴令尽。如是无量 悉能明了 方便数知。
又十方国土 一切火界 焰起差别。如来于此 方便数知。
又十方国土 一切风界 依色处起。如来亦能 方便了知。
又十方国土 诸大虚界。毛端际量 若干非一。如来如实 方便数知。
舍利子。如来如是了知 现在三种众生界。
乃至了知现在 地狱众生界。彼能生因 及彼出因。
又知现在 畜生众生界。生因出因 俱能了知。
焰魔界众 亦复如是。
又能了知 现在人间 诸众生界。生彼之因 及终殁因 俱能了知。
又能了知 现在天趣 诸众生界。生彼之因 及终殁因 俱能了知。
又能了知 现在众生 诸心相续。有烦恼性 离烦恼性。及以现在 所化众生。诸根差别 及非所化。一切众生 诸根差别。如是无量。如来如实 悉能了知。
舍利子。如来如是 了知现在一切诸法。
非如来智 随二识行。为诸众生 悟入无二 而说斯法。令其觉悟 如是之智。
舍利子。是名如来 第十八现在无碍智 不共佛法。
复次舍利子。诸佛如来 成就如是十八不共佛法故。圆满无余 遍十方界。光明流照 一切大众。
复由是法 希有奇特 威光名称 功德法故。映夺一切 天魔众会。
舍利子。如来不共佛法 不可思议。无边无际 犹如虚空。若有欲求 如来一切不共佛法边量者。不异有人 求于空际。
舍利子。是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不共佛法 不可思议 如虚空已。信受谛奉 志怀清净 无惑无疑。倍复踊跃 深生欢喜 发希奇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导师身语及意业 无有误失亦无动
即以此法导众生 是为如来不共法
其心不高亦不下 究竟远离于瞋爱
常住无诤诤永灭 是为如来不共法
导师于法及与智 解脱所行无忘念
诸无碍解亦无失 是为如来不共法
若住若食若经行 若坐若卧心常定
无乱亦无众生想 是为如来不共法
善逝于诸佛国土 有情及佛无异想
住平等性大意解 是为如来不共法
最胜无诸简择舍 胜决定道善修故
无有分别异分别 是为如来不共法
大师善欲无退减 常与慈悲方便俱
调伏众生广无量 是为如来不共法
善逝精进曾无减 观所化众量无边
三业调伏诸众生 是为如来不共法
诸佛大念曾无减 处菩提座成正觉
已觉诸法无重觉 是为如来不共法
无有分别异分别 自然住等三摩地
静虑诸法无所依 是为如来不共法
导师智慧最吉祥 了达一切众生行
演说妙法随意解 是为如来不共法
随声而闻缘独觉 及与诸佛胜解脱
无碍离垢譬虚空 善逝大舍难思虑
诸佛本来无有心 自性解脱心相续
如解脱法为众说 是为如来不共法
众生眼见佛威仪 若住若行入城邑
相好光明诸所现 莫不调伏而修善
真实萨埵放光明 多拘胝众受安乐
光现无不度众生 是为最胜不共法
自然圣者演法音 皆得听闻随意解
所闻法声如响应 是名最胜不共法
善逝导师无心业 诸行业转皆由智
智入一切众生心 是名最胜不共法
诸三摩地及静虑 善修成满离戏论
住平等性类虚空 是名最胜不共法
于过去世一切法 种种诸趣解脱智
善逝妙智无碍转 是名最胜不共法
诸佛于彼未来世 世界当有及当无
众生国土及最胜 无有遗余正明了
善逝观于未来世 心静曾无散乱时
众生及法如实知 是名最胜不共法
诸有流行现在世 最胜无障悉能知
导师境界等虚空 是名如来不共法
已说如来不共法 最胜十八不思议
真如实性等虚空 聪慧菩萨能信受
舍利子。是名如来 成就如是 十八不共佛法。
由成就故。如来应正遍知。于大众中 正师子吼。自称我处 大仙尊位 能转梵轮。一切世间 沙门婆罗门。诸天魔梵。不能如法而转。
舍利子。如是安住净信 诸菩萨摩诃萨。于如来十不思议。及十种不可思议法。信受谛奉 志怀清净 无惑无疑。倍复踊跃 深生欢喜 发希奇想。
何以故。
通达三世 无障碍故。
无障碍者 即是佛智。
佛智者。即是 十八不共之法。
不共之法者 摄一切法。
佛复告族姓子。
如来至真。而无缺漏。智者愚者。得未误失 所行正法。
所以者何。
如来至真 身行无阙。则为至真 平等之觉。威神巍巍 端正殊绝。威仪礼节 视瞻举动。顺于等行。被服法衣 手执应器。行步进止 往来周旋。经行坐立 猗卧出入。郡国州城大邦 县邑聚落。足不蹈地。千辐相文 自然轮现。柔软殊妙 香洁莲华 而现乎地。如来之足 践于其上。其有虫蚁 含血之类。遇如来足 昼夜七日 而得安隐。寿终之后 复生天上。其法衣被 自然四寸 不[打-丁+亲]其体。随蓝之风 不能动衣。其傍众生皆得获安。
是故言曰 如来之身 无有缺漏。
又族姓子。如来至真。有所演辞 未曾有短。智者愚者。不能得便 求瑕阙者。
所以者何。
如来至真 所言以时。演辞至诚 如实无虚。应谊合法 顺如律教。所言平等 言行相应。语无违失 应不应时 口所说者。皆悦一切 众生之心。无有复重。谊理美要 成就庄严。口演一音。悉应众生 志性所念。各得闻知 忻然解达。
是故名曰 如来至真 言辞无短。
又族姓子。如来至真 心之所念 亦无误失。而令智者 及与愚者 求得便者。心念法失。
所以者何。
如来常定 无有不寂。怀众生类 得其心本。除诸误失 而为说法。
是为如来 十五诸业。
佛于是颂曰
其尊大人 无有阙漏
身行口言 胜心所念
其世吼护 无短无罪
愍哀入中 怜伤等现
欲求佛失 一切悉无
以此经法 示人令寂
使皆弃此 诸瑕阙行
是为最胜 十五之业
佛复告族姓子。
如来至真。无有粗教。所宣音响 而令诸魔 及与官属。并外异学 裸形露精 殊别异术 而得便者。
如来无言 亦无有声。离诸猗著。如来难说 一切众生。咸皆启受 不以有为。亦复不处 在于无为。
如来身行 靡不究畅。口言无短 而今所行。人得其便 不与世诤。是故如来 无有音响。常顺空行。
如来无我 亦无所受。复无贪业 离一切趣。是故如来 无有诤讼。
设无音响。因此蠲除 众生音响。而为说法。
是为如来 十六之业。
佛于是颂曰
若闻咨嗟 不以动悦
若闻毁呰 亦不愁戚
除诸所著 亦无猗望
本修善行 行无所著
最胜谛修 常顺空行
无我无受 彼无憎爱
如其所住 讲说经法
是为至诚 所说尊业
佛复告族姓子。
如来常念 未曾忽忘 亦无愦乱。意不迷慌 而违远法也。
如来常定。为一切智 诸通之慧。则以脱门 定意正受。以无能忘。普见一切 众生心行 之所住处。观察其本。便以应谊 而为说法。不违法谊 辩才开明。随顺无逆。
其不忘者。去来今慧 无所挂碍。咸见三世 因其己身。自以其心 未曾忽忘。慈愍十方 一切众生。亦复如是。殷勤念济 而为说法。
是为如来 第十七业。
佛于是颂曰
导师所念 未曾忽忘
顺从法禅 脱门为行
一切众生 志性所行
应其所之 而为说法
所分别了 未曾忘失
达于三世 应无所犯
设无所忘 应其说法
是诸大圣 所行之业
佛复告族姓子。
如来至真。心常静然 无有不定。坐起行步 卧寐饮食 言辞寂然 常以一心。如来至真 三昧微妙 所度无极 越乎彼岸。禅思一心 初无阴蔽。普察众生 诸有形类。行定者 不定者。永无敢睹察 如来思惟 念所见心也。除其如来 神圣所建。作其威灵 乃能见耳。
设如大圣 常定一心 三昧亦然。不可上下 为人说法 不复观察。所以者何。常见一切众生心故。
佛之圣慧 巍巍如是。不可攀逮。玄如虚空 无有表里 靡不通达。
是为如来 第十八业。
佛于是颂曰
佛无进退 心常永定
行步住止 坐卧寝食
言辞寂然 无能乱者
最胜常定 莫敢迷惑
八方上下 终无得便
亦无敢知 其心所定
因其所定 为人说法
常演道谊 是最胜业
佛复告族姓子。
如来至真。无若干想 亦无众念 而令其心 迷惑忘也。
所以如来 无若干想。如虚空土 不可穷尽。不察众生 而各各异。用其本净 无若干故。察于诸佛 无若干种。用其法界 不可破坏。慧平等故。亦于诸法 无差别想。用无欲故。
如来不坏 奉禁戒者。偏爱顺念。亦不毁呰于犯戒者。睹修道者 不往肃敬。不尊道者 不以弃忽。不计律教 是我所也。永处邪见 不轻忽之。
如来至真 所行平等 于一切法。是故名曰 如来至真 无若干想。
设无若干。则便宣此 无若干想。开化众生 令不各异。众想消除 而为说法。
是为如来 十九之业。
佛于是颂曰
诸安住道 无若干想
一切最后 见诸佛土
计于经典 无各各异
诸大名称 所行普等
设奉禁戒 若毁失者
众生易化 若不可化
诸两足尊 彼心平等
开度众生 各怀贪相
佛复告族姓子。
如来至真。无有犹豫。所观察者 悉见根源 不复思惟。所以者何。
如来大圣 道德已成 莫观不成。身行谨敕 心怀柔软。戒禁鲜明 智慧殊绝 不当瞻觐。如来圣明 不有超异也。
佛以智虑 常察普护。不从愚冥 则由度世。不堕方俗 迷惑之行。如来所护 因从贤圣。不从不圣贤。如来所护。转于清净 无上梵轮。愍哀众生 而得自在。独步十方 不从他人。而有所誉 无有偏党。
又其如来 所观护者。无卒不暴 常顺庠序 而无错谬。若有所往 得无受舍。已离于二 诸所氾流。已度四渎 称量一劫。思惟本末 不能究尽。各各异所不念所。不知过去念 无所娆触。不自现功。如是审实 而无有异。佛悉究畅 靡所不达。
是为如来 观察大哀 巍巍若此。护诸众生 具足说法。
是为如来 二十之业。
佛于是颂曰
如来所观护 未曾有懈惓
善修其道谊 卓然殊特行
其心身如是 禁戒及智慧
尊上为大人 所行常至诚
如来未曾怀 猗著诸危害
亦无想诸念 不为虚伪事
其所观护者 真谛无华饰
便则以此谊 为众生说法
佛复告族姓子。
如来至真。无有贪损。
何谓为贪。唯乐善法。其善法者 为何谓乎。
如来大哀 未曾损秏。亦不猗贪。咸于大哀 所说经典 亦无误失。不令众生 从律贪欲 而致迷秏。开化众生 初不谬惑。不舍闲静。亦无所启 而有违废。劝诸菩萨 未曾喜忘。而于三宝 恒不断绝。
如来至真 无所贪著。圣明至真 道德为乐。是故名曰 如来正真。无有贪欲 而致损秏。为诸众生 颁宣经典。令其慕乐 无上正真 具诸通慧。
是为如 来二十一业。
佛于是颂曰
最胜常不贪 慕乐善德业
慈哀施以法 度脱于众生
喜乐济群萌 随时而开导
最胜不损道 劝不断三宝
无贪嫉瞋恚 不从愚禁忌
由因诸通慧 善慕经典教
见众生懈怠 最胜化勤修
积无量慧业 以此度群黎
佛复告族姓子。
如来至真。于精进事 而不损秏。所谓 如来精进。
云何谓 开化众生。观察殷勤 求之所在。因而度脱 不遗一人。于听经典 常令清彻。是为精进。
如来至真。如是比像 得诸听经。为诸应器 一劫不倦。因而听采 甚深法者。大圣宣之 一劫不废。为说经典 离于食馔 将护众生。如来至真 以一人故。于恒河沙诸佛国土 而独游步。从如开化 令发道意。如来身心 及口所言 不以懈倦。身心静然 无有闲据。如来方便 精进勤修 靡不咨嗟。因随平等 则以精进。化乎众生 至圣解脱。其致道真。乃至申畅 如来功勋。
是为如来 二十二业。
佛于是颂曰
其人中师子 因精进之力
以此精进力 常而咨嗟之
其精勤势力 未曾有损秏
所演说经法 用应法器故
安住所精进 无能究畅者
其身口及心 初未尝劳倦
已精进平等 一切无罪亹
其意怀愍哀 常为众生说
佛复告族姓子。
如来至真。意之所念 一切未曾 而中忘也 亦不损秏。如来所念 竟无中废。
所以者何。族姓子。
从初得成 至最正觉道。以普见一切众生 过去当来今现在 心之所怀念。悉忆识之 不中忽忘。永存普达 众生之行。如来未尝 复重惟极 遣慧往察。如来所念 实无损秏。入于众生 三处诸性。入诸人根 观众生行。如来所兴 不有观察 亦不思惟。而为众生 讲说经典。豫知时节 进退迟疾。而为分别 授其决矣。
所以者何。
其意永存 不中忘故。如其心定 因无所忘。识念众生 寻为说法。
是为如来 二十三业。
佛于是颂曰
世雄所念 心未曾忘
又最胜尊 不忆重思
其所游步 如成正觉
知众生心 无有遗漏
亦复未尝 猗于识知
见于众生 久长性行
令其建立 无有事业
人中之尊 为众法王
佛复告族姓子。
如来至真。无失定意 三昧正受。一切诸法 无有偏党。诸法如审。
何故如来 不失定意。用修平等 无卒之故。三昧亦等故。如来等于欲际。无欲之际 亦复等矣。如生死际等。泥洹际 亦复如是。
以平等故。故能正受此之谓也。赞于如来 三昧不忘。
所以者何。
则于平等 无忽无忘 亦不退转。
如来定者 不合于眼。亦复不合 耳鼻身口意而同尘也。
诸根不定。其三昧定 不依地种。亦复不依 水火风空。亦复不怙 欲界色界无色界。不慕今世 不恃后世。无所著故。故不损耗。
是故名曰 如来至真 定意不忘。亦为众生 讲说经典。令应法器 致乎定意。
是为如来 二十四业。
佛于是颂曰
最胜为常定 定意不损耗
等顺一切法 正从佛定意
不猗地水火 风欲色无色
大圣不著此 故不损三昧
佛复告族姓子。
如来智慧 未曾损耗。
何谓为知。敬达诸法 无所不通。慧不仰人。为他众生 班宣圣智。方便随时 所决无尽。明了一切 章句显迹。令入一品 住所说经 亿百千劫。假使来问 去来进退。为决疑网 靡不坦然。其慧遍入 宣畅三乘。剖判归趣。以诸众生 八万四千行。则为讲说 八万四千 诸经法藏。
是为如来 智慧无极 无量无尽。所说无限 慧不损耗。亦为众生 显示如是 无尽智慧 而为说法。
是为如来 二十五业。
佛于是颂曰
佛正觉智慧 现在志慕乘
善宣分别解 自在度无极
为众生说法 从本性所乐
则以一文字 入无底章句
知于众生行 所察无边际
则为此等班 八万四千藏
安住之所宣 智慧无损耗
是为十力业 故号人中尊
佛复告族姓子。
如来解脱 无有损耗。
何谓如来说。
诸声闻 因声而脱。其缘觉者 由了因缘 而得解脱。诸佛世尊 皆离一切 挂碍诸二 而得解脱。
所以名曰 解脱者何。
无过去界 不与当来。诸界合同 不住现界。
其眼于色 离于二受。名曰解脱。
耳声 鼻香 舌味 身更 心法。离于二受 而得解脱。
心所依倚 心本清净 而悉了之。故曰 发心之顷 成无上正真道。
如来随时 为诸众生 讲说经典 使离猗受 令无所著。
是为如来 二十六业。
佛于是颂曰
诸声闻众 依音解脱
诸缘觉学 因缘为慧
过诸挂碍 无垢如空
是为诸佛 无依所猗
其心系在 于过去事
清净解脱 是为执心
如应解脱 察众生根
开度众生 不令损耗
佛复告族姓子。
如来至真。知于过去 一切身行 所可造业。其本明识 而不废退。如来所睹 诸胜所行。因其随时 而化众生。有所讲说 而度群黎。默然亦度。饮食亦济。威仪礼节 显示众生 令随律教。
或复现于 三十二相。因而得救。
或以自示 八十种好。因而得度。
或复欲观 如来顶相。威神巍巍 不得谛视。光踰日月 超绝无侣。因益喜悦 而从得度。
或有众生 趣来见佛 辄随律教。
或演光明 睹其曜晖 而得济度。
或见经行 举足下足 悦而得济。
或入城郭 从其还出 令受开化。
诸佛世尊。举动进止 威仪礼节。皆以此事 益于众生。靡不受化 未曾唐举。
是故名曰 如来至真。一切身业 本慧[番*去]党。靡不有益 而不损耗。
是为如来 第二十七业。
佛于是颂曰
其目睹见 威仪礼节
行步所入 若复还出
诸相种好 及顶威曜
以此开化 而度众生
导师假使 演其光明
无数群萌 亿载安隐
见其威曜 则随往教
诸两足尊 常修此业
佛复告族姓子。
如来至真 口所演业。皆为慧党 晓了自在。所以者何。
诸佛世尊 所说经道。悉为应时 所说无虚。善哉随宜。所可宣言 至诚无欺。无有罪舋。
举动安详 而不卒暴。离于粗疏 未曾荒迷。
常怀质直 无有谀谄。初不恶口 不演粗辞。无所猗著 口言柔软。进止应法 不为羸弱。性不飘飖 亦不狭劣。不为杂碎 行步安谛。发言和雅 其声柔软。音响香美。择言徐语 舒缓时出。辞章粲丽 滋味具足。无有犷䩕 言无疾病 思而后语。自护己身。所为应节。心念随时。灭其贪欲 而除瞋恚。烧其愚痴 降伏诸魔。危害众恶 疗治诸疾。别其义理 悦智者意。
音如哀鸾 声如天帝。其响哀和 亦如江海。声靖如地。如雕鹫王 命诸眷属。其意安隐 如须弥山。所发言辞 殊赤觜鸟。其声慈愍 犹如鸳鸯 相呼和时。亦如雁王 将导营从。亦如鹿王 鸣呼官属。
又如箜篌琴筝 箫瑟鼓吹。应节吹呗 吹笙发音。斯音相和 各各悲快。
佛之音响 柔软清和。过于彼节 百千亿倍。深奥微妙 声无秽浊。闻者入耳 心中欢然。
积累德本。所宣章句 不可穷尽。随时应宜 前后相副。不失句义 合于法句。各从方便 不违时节。见一切人 诸根增减。而为说法。
布施庄严 将养戒禁。常令严净。合集忍辱。精进超殊 究畅圣业。观察智慧 云集慈心。不厌愍哀 其喜显曜。不释所护 建立三乘。不断三宝 别三峻聚。净三脱门。所修至诚 斑宣智慧。为诸明者 不见诽谤。诸贤圣所咨嗟。志玄旷如虚空。一切功勋 悉为备足。
告族姓子。如来言辞 发教应节。巍巍如是。复过于此 无可为喻。是故言曰 一切所说。如来言辞 慧响超殊。越诸言声。三界无逮 最为慧上。靡不应命 而顺从者。
是为如来 二十八业。
佛于是颂曰
无等伦言辞和 以无垢超诸德
发一响入诸声 响周遍诸三千
令声闻听其教 缘觉乘亦如是
或有闻广其志 发其心求佛道
其闻慈如次第 各畅辞不错乱
若讲说殊胜法 又其心无退念
犹如山之呼响 应其音而来报
人中上言如是 所演说悦众心
佛复告族姓子。
如来至真。皆如一切 众意所念。取为慧党 靡所不达。所以者何。
察于如来 无心意识。初无想念 而有进退。以慧照曜 消化众冥。
其如来慧。普至一切 众生心念。亦复遍入 存一切意。超诸群生 其识所念。诸消化法。其三昧定 无所依仰。越于阴盖。离十二缘起之行。永舍三念。去于臭秽。降伏魔事。去虚伪列 谀谄之秽。舍乎吾我。除去无明 愚冥根株。净修道业 心如虚空。而无想念 不坏法界。
告族姓子。如来至真。其心意业 慧党若兹。
是为如来 二十九业。
佛于是颂曰
不当称最胜 两足尊圣心
积累众圣明 导师业清净
此安住之慧 处在众生性
普入靡不周 在自然法界
禅定意如是 一切善备悉
其察心意识 一切无想念
已过诸魔界 超于危害业
自然如虚空 离垢无所在
佛复告族姓子。
如来至真。知于过去 慧无挂碍。其所睹见 智无损秏。所及云何。
其诸过去 诸佛国土。合者成者。皆知其数 多少进退。
其土所有 草木山谷 诸药丛林。悉分别之。
其佛国土 所有众生。蚑行喘息 身形种类。悉识知之。
人民言语 音声种类。蜎飞蠕动 悉晓了之。
彼土前后 诸佛兴出 多少之数。悉亦演之。诸佛之所 斑宣经典 卷数多少。有所显照 亦悉畅之。化诸声闻 其限若干。开诸缘觉 入其律乘。悉亦识之。
敢可劝导。为菩萨学。使发大乘无上正真。亦悉具足。其佛国土 所有好丑 言教行迹。转相瞻侍 亦悉恤之。其比丘众 言行举动。上下相顺 进退之宜。亦悉别之。
有睹寿命长短 久存中夭。亦复晓之。
复知随法 建立年岁。亦识喘息 长短好丑。饮食衣服 所止居业。如来悉知。
过去众生。终始周旋 所当往生。诸根若干 其行不同 志性各异。所怀心意 境界殊特。其心悉畅 而不中忽。心念多少 好丑善恶。如来悉知。
其数之限 则见目睹。不以二慧 而复再思。如来至真 亦不遣心。追推过事 而推知之。以慧心悉 睹豫见。不复重念。其慧如是 巍巍无量。见众生性。不中有废 而为说法。
是为如来 三十之业。
佛于是颂曰
佛之圣明慧 无限无挂碍
在诸佛之土 而斑宣经典
劝诸众生界 令笃信佛道
诸佛国土中 其所行进退
诸人民根原 志性所归趣
所有药草木 音响之好丑
过去心名何 诸所可造行
平等觉悉达 睹见如所有
佛复告族姓子。
如来至真。知于当来 而无损秏。慧无挂碍 皆睹悉达。
云何知之。
于当来世 所当兴成 若复毁坏 其合若散。如来悉知。
劫起所烧。其水色 何等像类。其佛国土 当还复者。其地广长 阔狭远近。尘埃之数。一一佛土。诸佛所兴 教化群黎。诸声闻数 缘觉之众 诸菩萨等。饮食衣服 所止居泽。出入喘息 行步举动。所可游居 威仪礼节。一一如来 所化众生。立于声闻缘觉之乘。若学大乘。如来悉知。
一一佛土 诸众生类。当往生者。其心生念 若干之数。诸念所灭。如来悉知。
皆达此已。如来不复 而重思念。心察怀抱 观于当来。常睹悉见。而为众生 广说经道。
是为如来 三十一业。
佛于是颂曰
于当来世 世之所有
当所合成 若复毁散
刹土众生 诸佛之数
其佛正觉 皆成此数
其心未曾 而有忽忘
其意观察 普达当来
而为众生 应时说法
是两足尊 之所行业
佛复告族姓子。
如来至真。或见现在 而不损耗。其慧所睹 无所挂碍。所见云何。
知于现在 十方世界 一切国土 所有多少之数。
诸现在诸佛所 现在一切菩萨。声闻缘觉 之数多少。
星宿形像 进行运转。为有几所。
现在一切 树木药草 山林溪谷。十方土地 境界远近。国中尘数。悉明其限。十方诸水 以执一毛。揾取水 知有几渧。十方诸火境界兴焰。若复衰灭 存亡所在。亦悉达之。
十方诸风 所由形色。所从因出 往来周旋 成败增益。亦悉知之。
十方虚空 逈远悠邈。其里亿数 无边无际。佛悉知之。
无有不及 如毛尘者 知于现在 三品之行。众生之界。进退难易。根本深浅。受教迟疾。
佛知现在 地狱众生 所犯殃舋。罪适归此 其所因由。从其中出。当所生处。复知方便 所用除殃。
又知现在 众生之种 蚑行喘息 蠕动之类。所因行业 而堕此难。了其所便 可除殃罪。当所生处。
复知现在 饿鬼之界。所因悭贪 而堕此患。所当因由 方便除罪。决所当生。
知于一切 现在众生 心所怀念 所为尘劳 爱欲之病。
复知离欲 无尘秽者。
又知现在 一切众生 当以何律 而受开化。
或复有人 不从往教。缘知诸天 生天上意 退没所归。佛悉知之。
如是本末 初未曾念。二慧重思 入于无二。而为众生 广说经法。
是为如来 三十二业。
佛于是颂曰
诸最胜慧 普靡不周
无限无量 不可思议
等如虚空 虚无无喻
一切世间 所不能逮
其于十方 一切众生
诸所现在 当所造行
如来悉知 睹其根原
是诸佛业 见悉究畅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
失道众生 示以正道。
除去道路 瓦石恶刺。
津途崄绝 施作桥梁。
闇冥之处 为设灯明。
见犯罪者 能令调伏。
能除众生 所有疑悔。
于非犯者 不强言犯。
除坏众生 疑法之心。
施法光明 劝请说法。
见说法者 称赞善哉。
恭敬尊重 不生轻心。
欲解一切众生言音。
不正语者 心不轻之。
以是因缘。得菩提时 成初无失。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
实语法语。义语时语。调伏语。不错语。离诸恶语。圣人之语。
若闻法已 转为他说。为于自利 及利他故。
说时不轻。不生诤讼。信佛法僧。亦令众生 信佛法僧。观诸法界 不可宣说。
以是因缘。得菩提时 知一切语。得无量门 总持方便。
是故其身一切相好 一一毛孔。悉出如来 微妙音声。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
常修六念。亦化众生 令修六念。
以是因缘。得菩提时 不失念心。亦得法证总持方便。
无量众生于无量劫。思惟深义 一时来问。如来不假思惟之力。而能一时 各随问答。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
常护一切众生之心。不与众生 作乱心因 诸苦恼因。
见诸众生 行善法时。不遮不乱。
善知诸法 悉如幻相。
于诸众生 其心平等。
知诸法界 同于一味。
以是因缘。得菩提时 其心常定。得无边闻总持方便。
得是持已。心常在定 而作佛事。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
想不颠倒 心不颠倒。以不倒故。于无我中 不作我想。众生命人 士夫男女。憍慢烦恼。
常断有无。善恶垢净。有漏无漏。世间出世间。生死涅槃等想。
一切众生 有颠倒故。有如是想。若无颠倒 则无是想。行于中道。
以是因缘。得菩提时 成就一想 无有二想。
修是定故。得无尽器 总持方便。以是持力。心常修集 无想三昧。怜愍众生 修集大悲。说法不息。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
修集舍心 舍于苦乐。
不苦不乐。不喜不愁。不爱不嗔。
以是因缘。利衰毁誉 心无有二。常观无常苦无我等。亦化众生 修如是舍。
以是因缘。得菩提时 名为大舍。
得是舍已。得大海印 总持方便。
以是持力。虽得人天 阿修罗 乾闼婆 迦楼罗 紧那罗 摩睺罗伽 释天梵天 恭敬供养。不以为欣。
邪见恶人 轻慢骂辱。不以为戚。
其心平等。如地水火风。不上不下 不动不浊。修大慈悲。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
至心求菩提甚深之法 种种善根。不求声闻乘。修集大悲。如是等心 无有退转。
以是因缘。得菩提时 成如来欲。无增无减。
得金刚幢 总持方便。
得大自在。知云何说。知说何事。知何时说。知何处说。知为何众生。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
常勤精进。于诸善法 不知厌足。恭敬供养 和上善友。亦常亲近 乐听正法。随闻而持。
如是精进 为调众生。为欲供养 无量诸佛。为令无量无边众生 得无上道。亦令获得如是精进 入于法门。
以是因缘。得闻佛法 总持方便。
是故菩萨得菩提时。成就如是精进无减。以精进故 具足神通。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
具足念心 修四念处。观内外身 无常苦无我。受心法念 亦复如是。
修空无相无愿三昧。为如来身。
观身念处 不证解脱。
以是因缘。得菩提时 成就如来 念心无减。得知心通 知诸众生根界。解业烦恼行习心处。善根恶根 果报生灭。诸有次第。诸佛世界 诸乘大众。菩萨诸行 得授记莂。父母亲族 师长和上。知如是等心不失念。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
常修智慧。利慧。疾慧。无边慧。甚深慧。解慧。净慧。不动慧。无碍慧。无胜慧。了知声闻缘觉乘慧。无上慧。不知足慧。
具足如是等慧。求慧求法 持法说法。甘乐于法。
以乐法故。于内外物 不生贪著。于师和上 能忍众苦。以所须物 奉献贡上。为于一字一句之义。能以十方世界珍宝 奉施法主。一偈因缘 舍于身命。虽于无量恒河沙等劫 修行布施。不如一闻菩提之事 心生欢喜。
于正法所 乐闻乐说。常为诸佛诸天所念。
以念力故。世间所有经典书论 悉能通达。
以是因缘。得菩提时 成佛智慧 无增无减。
如是等智 名为无碍。知众生心。善不善无记。有漏无漏。世间出世间。垢法净法。生死涅槃。一切法门。一切菩提事。一切菩提道。一切世界。一切劫 一切微尘 去来现在。于如是事 通达无碍 说时无尽。
以是因缘。如来能于一法之中 说无量法。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
不乐在家 求受五欲。乐处空闲 修出家法。乐修深义 及三脱门。
以是修力 得无碍法门 无挂碍智。过魔境界 庄严具足。远离烦恼 及诸恶见 说甚深义 破众疑心。除去一切诸恶觉观。破于欲界 色无色界。
为贪众生 演说正法 令离贪心。
为喜嗔者 演说慈心 令离嗔恚。
为愚痴者 说十二因缘 令离无明。
为悭贪者 说檀波罗蜜。
为破戒者 说尸波罗蜜。
为嗔恚者 说羼提波罗蜜。
为懈怠者 说毗梨耶波罗蜜。
为乱心者 说禅波罗蜜。
为无智者 说般若波罗蜜。
为凡夫人 说四真谛。
为颠倒者 说无常 无净 无乐 无我。
为结缚者 说三十七助菩提法。
菩萨具足如是等法。以是因缘。得菩提时 成就解脱 无增无减。
如是解脱 无能动者。毕竟清净 毕竟解脱。能知能见一切声闻辟支佛乘。亦得清净总持方便。
以持力故 能说解脱。于一切法 得大自在。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
恭敬智慧 得智势力。得智光明。知眷属智。
知无贪心。知无嗔心。知无痴心。
知无爱心。知无垢心。知无诤心。
知无食心。知无贪心。知无上心。知无碍心。知无记心。
知善心。知不善心。知恶心。
知净心。知不净心。大心 小心。狭心广心。遍知心 不遍知心。
贪心 舍心。持戒心 破戒心。忍心 不忍心。懈怠心 精进心。定心 乱心。痴心 慧心。
凡心 圣心。正定聚心。邪定聚心。不定聚心。
声闻心。缘觉心。菩萨心。
苦谛心。集谛心。灭谛心。道谛心。
虽知如是 而不取证。为调众生 常说正法。谓 四真谛 十二因缘。远离断见 及以我见。说因缘果 从缘而生。非因于我 众生命等。
了知无明 因缘于行。行因缘 识。识因缘 名色。名色因缘 六处。六处因缘 触。触因缘 受。受因缘 取。取因缘 爱。爱因缘 有。有因缘 生。生因缘 老死忧悲苦聚。
无明灭故 行灭。行灭故 识灭。识灭故 名色灭。名色灭故 六处灭。六处灭故 触灭。触灭故 受灭。受灭故 取灭。取灭故 爱灭。爱灭故 有灭。有灭故 生老死忧悲苦恼灭。大苦聚灭。
作是观已 复作是念。如是等法。实非我作 众生寿命士夫等作。非常非断。
若非众生士夫等作。是名为空。
如其空者 即是无我众生寿命及以士夫。无常无断。
若无常断 无生无灭。
无生灭者 三世不摄。
三世不摄 即名为无。
如其无者 不可算数。
无算数故 即第一义。
第一义者 即是如来语。
如来语者 即无斗诤。
无斗诤者 名沙门法。
沙门法者 即是虚空。
若能了知如是等法 名真实知。
若观思惟 诸恶因缘。则生无明 至大苦聚。
恶思惟灭 则无明灭。乃至大苦聚灭。
作是观已。不著常见 不著断见。知一切法 从缘而生 从缘而灭。知一切法 无我众生寿命士夫。不见此彼及以中间。
何以故。若无彼此 云何有中。
是故菩萨如是说法。
以是因缘。得菩提时 成解脱智 无增无减。亦得无边总持方便。
以得持故。依于法界 观虚空界。说是处非处。至漏尽力 四无所畏 大慈大悲。宣说甚深秘密之藏。兼以是法 化于众生。
是名不与二乘共之。身口意等 具足神通。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
一切身业 随智慧行。不欺众生而作妨碍。
不贪不悭 无有害心。梵行清净 勤修精进。集助道法 不惜身命。为诸众生 起大慈悲。
以是因缘。得菩提时 名为如来。一切身业 随智慧行。得一切光 总持方便。
以是持力。能作种种方便之身。所谓 天身。龙身。阿修罗身。迦楼罗身。乾闼婆身。紧那罗身。摩睺罗伽身。梵身。释身。四天王身。刹利身。婆罗门身。毗舍身。首陀身。比丘 比丘尼。优婆塞 优婆夷身。
示现如是种种身已。为诸大众随意说法。说法既竟 即灭不现。令一切众不知所在。
或身灭已 而故说法。一切众生 六情瞻对 而无厌足。若不见时 心常缘念。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
一切口业 随智慧行。不欺众生。妄语 两舌。恶口 无义语。
常安隐语。法语 毗尼语。不热语。佛语 义语。喜闻语。乐见语。
以是因缘。得菩提时 名为如来一切口业 随智慧行。获得三分总持方便。
以是持力。善解一切众生语言。说诸众生所有之业。
佛所出言 是真实语。十二因缘语。随解脱语。不贪语。寂静语。因缘语。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
一切意业 随智慧行。不欺众生。不妒 不害。不作邪见 修于正见。起大慈悲于诸众生 其心平等。终不忘失 菩提之心。具足智慧 捐除憍慢。
以是因缘。得菩提时。名为如来一切意业 随智慧行。获得无垢总持方便。
以是持力。住一心中 能知一切众生诸心。观众生心 悉皆平等。如幻化相 本性清净。
观诸众生 身业平等。皆如水月。见诸众生 悉在己身。己身亦在 众生身中。
犹如影现。能令众生 悉作佛身。亦令己身 作众生身。一切无有 能动转者。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
信过去世诸佛智慧。善身口意业 无有疑网。若闻佛事不可思议。不惊不怖。
信过去佛世界众生。已得调伏。
信如来身 游十方界 往返无碍。能解一切众生言语。随其种种 而为说法。
一切三世 智慧无碍。了知过去 一切法界 一切诸乘 知诸众生 业果神通。知他心智 于如是等 心信无疑。亦化众生 令同已信。
以是因缘。得菩提时 名为如来 知过去世 智慧无碍。
因往修集 勇健三昧。获得健行 总持方便。
以是持力。能知过去诸佛世尊 寿命种姓。亦知过去菩萨 声闻辟支佛等。一切众生 业果神通。亦知过去 所有诸劫。有佛出者 无佛出者 及其名字 净以不净。若广若狭 若粗若细。若微尘等 若倒若顺。于如是等 悉得了知。如观掌中 庵摩罗果。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
信未来世诸佛智慧。善身口意业 无有疑网。若闻佛事不可思议 不生惊怖。
信未来世界众生 悉当调伏。
信于如来 游十方世界 往返无碍。能解一切众生语言。随其种种 而为说法。
一切三世 智慧无碍。了知未来 一切法界 一切诸乘。知诸众生 业果神通。知他心智 于如是等 心信无疑。亦化众生 令同已信。
以是因缘。得菩提时 名为如来 知未来世 智慧无碍。
因修悲定 得师子吼 总持方便。
以是持力。能知未来诸佛世尊 寿命种姓。亦知未来菩萨 声闻辟支佛等。一切众生 业果神通。亦知未来 所有诸劫 有佛出者 无佛出者。及其名字 净以不净。若广若狭 若粗若细。若微尘等 若倒若顺。于如是等 悉得了知。如观掌中 庵摩罗果。
复次宝女。菩萨修行菩提道时。
信现在世诸佛智慧。善身口意业 无有疑网。若闻佛事不可思议 不惊不怖。
信现在佛世界众生 悉得调伏。
信如来身 游十方界 往返无碍 能解一切众生言语。随其种种 而为说法。
一切三世智慧无碍。了知现在 一切法界 一切诸乘。知诸众生 业果神通。知他心智 于如是事 心信无疑。亦化众生 令同己信。
以是因缘 得菩提时 名为如来 知现在世 智慧无碍。
因修净定 获得金刚 总持方便。
以是持力 能知现在诸佛世尊 寿命种姓。亦知现在菩萨 声闻辟支佛等。一切众生 业果神通。亦知现在 所有诸劫。有佛出者 无佛出者。及其名字 净以不净。若广若狭 若粗若细。若微尘等 若倒若顺。于如是等 悉能了知。如观掌中 庵摩罗果。
宝女。是名十八不共之法。
如来复有不共之法。谓无见顶。何以故。无边身故。
无能胜者。名不共法。何以故。一切事具故。
见者除恼 名不共法。何以故。身如药树故
处众无畏。名不共法。何以故。一切清净故
处众无怯。名不共法。何以故。四无畏故
知众生心。名不共法。何以故。随意说法故。
徒众寂静。名不共法。何以故。随师教故。
出言清净。名不共法。何以故。不说无义语故。
凡所宣说 闻者欢喜。名不共法。何以故。离怨亲想故。
说法之声 齐众而闻。名不共法。何以故。余无利益故。
各各见佛 正在已前。瞻对之时 目未曾眴。名不共法。何以故。身不可思议故。
闻佛所说 要生善芽。名不共法。何以故。成就无量诸功德故
见者无厌。名不共法。何以故。觉一切法故。
举身回顾 如象王视。名不共法。何以故。威仪清净故。
大师子吼。名不共法。何以故。具足大力故。
威仪纯善。名不共法。何以故。所有身业 随智行故
口业纯善。名不共法。何以故。所有口业 随智行故。
一切眼目。名不共法。何以故。所有意业 随智行故。
众生乐闻。名不共法。何以故。语微妙故。
受上供养。名不共法。何以故。无上福田故。
无尽功德。名不共法。何以故。不求果报故。
无能坏者。名不共法。何以故。一一节中 有那罗延力故。
记事不虚。名不共法。何以故。知诸根故。
为一切师。名不共法。何以故。通达一切故。
寿命无尽。名不共法。何以故。得法身故。
有亲近者 得大利益。名不共法。何以故。成就一切诸善法故。
所得智慧 无能浊者。名不共法。何以故。知三世智性清净故。
出身血者 得五逆罪。名不共法。何以故。成就一切诸善根故。
烦恼习尽。名不共法。何以故。了知一切烦恼因故。
知一切行。名不共法。何以故。觉一切法故。
宝女。是名 如来不共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