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六通】 戒 定 修习三明六通智证
<返回目录>
佛尔时以此因缘 集比丘僧。为诸比丘 说大小持戒揵度。
如来出世 应供 正遍知 明行足为 善逝 世间解 无上士 调御丈夫 天人师 佛世尊。于一切诸天世人 沙门婆罗门 天魔梵王众中 而自觉悟证知 为人说法。初语亦善 中语亦善 下语亦善。文义具足 开显净行。
若居士 居士子闻。若复余种姓生者。彼闻正法 便生信乐。以信乐心 而作是念。
我今在居家 妻子系缚。不得纯修梵行。我今宁可剃除须发 披袈裟 以信舍家 入非家道。
彼于异时。钱财若多若少 皆悉舍弃。亲属若多若少 皆亦舍离。剃除须发 披袈裟。舍家入非家道。彼与出家人同除舍饰好。与诸比丘同戒。
不杀生。放舍刀杖。常有惭愧 慈念众生。
是为不杀生。
舍偷盗。与便取。不与不取。其心清净 无有盗意。
是为不偷盗。
舍淫不净行。修梵行 勤精进。不著欲爱。清净香洁而住。
是为舍淫不净行。
舍妄语。如实不欺诈于世。
是为不妄语。
舍两舌。若闻此语 不传至彼。若闻彼语 不传至此。不相坏乱。
若有离别 善为和合。和合亲爱 常令欢喜。出和合言 所说知时。
是为不两舌。
离粗恶言。
所言粗犷。苦恼他人。令生嗔恚。而不喜乐。断除如是粗恶言。
言则柔软。不生怨害。能作利益。众人爱乐。乐闻其言。常出如是利益善言。
是为不粗恶言。
离无利益语。
知时语 实语 利益语。法语 律语 灭诤语。有缘而说。所言知时。
是为离无利益语。
不饮酒 离放逸处。
不著华香璎珞。
不歌舞倡伎。亦不往观听。
不高广床上坐
非时不食。若是一食。
不把持金银七宝。
不取妻妾童女。
不畜养奴婢 象马 车乘 鸡狗猪羊 田宅园观 储积畜养一切诸物。
不欺诈轻秤小斗。
不合和恶物
不治生贩卖。
断他肢节 杀害系闭。
断他钱财 役使作业。
言辄虚诈 发起诤讼。弃舍他人
断除如是诸不善事行。
则知时 非时不行。
量腹而食 度身而衣。取足而已 衣钵自随。犹若飞鸟 羽翮身俱。
比丘如是所去之处。衣钵随身。
如余沙门婆罗门 受他信施。求种种余积 饮食衣服 香味触法。
离如是无厌足事。
如余沙门婆罗门 食他信施。聚集种子 种殖树木鬼神村。
离如是事。
如余沙门婆罗门 食他信施。但作方便 求诸利养。象牙杂宝 高广大床。种种文绣被褥。及与杂色诸皮。
离如是利养法。
如余沙门婆罗门 食他信施。但作方便 求自严身。酥油摩身 香水洗浴。以香涂身 香泽梳头。著好华鬘 染眼绀色。种种庄严面首。色綖系臂 捉通中杖。执持刀剑 并孔雀盖。以珠为扇 以镜自照。著杂色革屣。著纯白衣。
能离如是庄严之事。
如余沙门婆罗门 食他信施 专为嬉戏。棋局 博掩 樗蒱 八道十道 或复拍石。
断除如是种种嬉戏。
如余沙门婆罗门 食他信施。但说妨道法。说王事 贼事 斗战军马事 大臣事 骑乘事 园观出入事 卧起事 女人事 衣服饮食事 亲里事 国土事 思忆世间 入大海事。
断除如是一切妨道之业。
如余沙门婆罗门 食他信施。无数方便 但作谀谄美辞。现相毁訾 以利求利。
舍如是邪命谀谄。
如余沙门婆罗门 食他信施。常共讲论诤言。或在园观。若在浴池。或在讲堂。我知如是法律。汝无所知。汝趣邪道。我向正道。以前言著后。后言著前。我能忍 汝不能忍。我胜汝 汝但狂言。共汝论议 我今得胜。能问便问。
除断如是一切诤事。
如余沙门婆罗门 食他信施。但作方便 求为使命。若为王 王大臣 婆罗门 若居士通信。从此处往彼处。从彼还此。持此信往彼。持彼信来此。自作是 教他作是。
能远离如是使命事。
如余沙门婆罗门 食他信施。但作种种斗戏。或弓斗 或刀斗 或杖斗。或鸡斗 或狗斗 或斗猪。或斗羖羊。或斗羝羊。或斗鹿 或斗象。或斗马 或斗驼 或斗牛。或犎牛斗 或水牛斗。或斗女人 或斗男子。或斗童男童女。
断除如是一切嬉戏斗事。
如余沙门婆罗门 食他信施。行妨道法 邪命自活。瞻相男女好恶相。种种畜生 以求利养。
断除如是种种妨道法。
如余沙门婆罗门 食他信施。行妨道法 邪命自活。召唤鬼神 或复驱遣 种种厌祷。
除断如是妨道法。
如余沙门婆罗门 食他信施。行妨道法 邪命自活。或为人咒病。或诵恶术。或诵好咒。或治背病 若为出汗。或行针治病。或治鼻 或治下部病。
除断如是邪命妨道法。
如余沙门婆罗门 食他信施。行妨道法 邪命自活。行药疗治人病 或吐 或下 治男治女。
除断如是妨道法。
如余沙门婆罗门 食他信施 行妨道法 邪命自活 或咒火。或咒行来令吉利。或诵刹利咒。或诵鸟咒。或诵枝节咒。或诵安置舍宅符咒。若火烧鼠啮物能为解咒。或诵别死生书。或诵别梦书。或相手相肩。或诵天人问。或诵别鸟兽音声书。
除断如是妨道法。
如余沙门婆罗门 食他信施 邪命自活。瞻相天时。或言当雨 或言不雨。或言谷贵 或言谷贱。或言多病 或言少病。或言恐怖 或言安隐。或言地动。或言彗星现。或言月蚀 或言不蚀。或言日蚀。或言不蚀 或言星蚀。或言不蚀 或言月蚀 有如是好报 有如是恶报。日蚀星蚀亦如是。
除断如是邪命法。
如余沙门婆罗门 食他信施 行妨道法 邪命自活。或言此国当胜 彼国不如。或言彼国胜 此国不如。或此胜 彼不如。或言彼胜 此不如。瞻如是吉凶好恶。
除断如是妨道法。
彼于此事中 修集圣戒。内无所著 其心安乐。
眼虽视色 而不取相。不为眼色所劫。
眼根坚固 寂然而住。无所贪欲 而无忧患。
不漏诸恶不善法。坚持戒品 能善护眼根。
耳鼻舌身意 亦如是。
于如是六触入中 善学护持调伏 令得止息。
犹若平地四交道头。驾象马车乘。善调御者。左执鞚右持鞭。善学护持 善学调伏 善学止息。
比丘亦如是。于六触入中。善学护持 善学调伏 善学止息。
彼有如是圣戒 得圣眼根。食知止足 亦不贪味。以养其身。而不贡高憍慢
取自支身。令无苦患。得修净行。
故苦消灭。新苦不生。无有增减。有力无事。令身安乐。
犹如男子女人身患疮 以药涂之 取令疮差。
比丘食以知足。取令身安 亦复如是。
譬如人以膏油膏车为财物故 欲令转载 有所至到。
比丘食知止足 取令支身 亦复如是。
比丘有如是圣戒 得圣诸根。于食中 能知止足。初夜后夜 精进觉悟。
若在昼日 若行若坐。常尔一心 念除诸盖。
彼于初夜 若行若坐。常尔一心 念除诸盖。
彼于中夜 侧右胁 累脚而卧。念当时起。系想在明。心无错乱。
至于后夜 便起思惟 若行若坐。常尔一心 念除诸盖。
比丘有如是圣戒 逮圣诸根。食知止足。初夜后夜 精进觉悟。常尔一心 念无错乱。
云何比丘 念无错乱。
比丘如是
观内身 身念处。精进不懈 念无错乱。调伏悭贪 世间忧恼。
观外身 身念处。精进不懈 念无错乱。调伏悭贪 世间忧恼。
观内外身 身念处。精进不懈 念无错乱。调伏悭贪 世间忧恼。
受心法 亦如是。
是为比丘 念无错乱。
云何比丘 一心。
若行步入出。左右视瞻 屈申俯仰。执持衣钵。受取饭食。大小便利。睡眠觉悟。若坐若立。若有所说。若复寂然。如是一切 常尔一心。
是为 一心。
譬如有人与大众共行。若在前 若在中 若在后。常得安乐 而无有畏。
比丘亦复如是。行步入出 乃至默然。常尔一心。
比丘有如是圣戒。得圣诸根。食知止足。初夜后夜精进觉悟。常尔一心 无有错乱。乐在阿兰若处树下住。或乐处山窟 若在露地粪聚边。若在冢间 水岸间。彼乞食还已洗足。安置衣钵 结加趺坐。直身正意 系念在前。
断除悭贪 心不与俱。
断除嗔恚 无有怨嫉。心住无嗔。清净无恚。常有慈愍。
除去睡眠 不与共俱。系想在明 念无错乱。
除断调愧 不与共俱。内心寂灭 调愧心净。
除断于疑。已度于疑。其心一向 在于善法。
譬如有奴 大家与姓 安隐脱奴。
彼自念言 我先是奴。而今解脱安隐。已得自在。不复从人。以是因缘 便得欢喜 其心安乐。
又如有人 举他财物 而行治生。能得利息 还本既毕。复有余在。足以养活妻子。
彼自念言。我先举债 以用治生。而得利息。既得还本。复有余在。足养妻子。我今便得自在。不复畏人。以是因缘 便得欢喜 其心安乐。
如人久病 从病得差。食饮消化 身有色力。
彼作是念。我先有病 而今得差。饮食消化 身有色力。以是因缘 便得欢喜 其心安乐。
如人久闭牢狱 从狱安隐得脱。
彼作是念。我先系闭。今已得脱。无所复畏。以是因缘 便得欢喜 其心安隐。
如人多持财宝 度大旷野 不遭贼劫 安隐得过。
彼作是念。我先多持财宝 从旷野得过。而今无所复畏。以是因缘 便得欢喜 其心安乐。
比丘有五盖 亦复如是。
如奴负债 久病在狱 行大旷野。自见未断诸结。令心染污。慧力不明。
彼即舍欲恶不善法。与觉观俱 而受喜乐。得入初禅。
彼以喜乐润渍于身。遍满盈溢 无不遍处。
如人巧浴器盛细末药。以水渍之 和合相得。其水润渍 无有不润。而无零落。
比丘得入初禅。亦复如是。喜乐遍身 无有空处。
此是最初 现身得乐。
何以故。由不放逸 精进不懈 念无错乱 乐处寂静故。
彼舍觉观 便生内信。心在一处。无觉无观。心定喜乐。入第二禅。
彼以心定喜乐润渍于身。遍满盈溢无不遍处。
犹如山顶之泉水自中出。亦不从东西南北及从上来。即此池中 清冷水出。润渍一池 遍满盈溢 无有空处。
比丘入第二禅 亦复如是。心定喜乐 遍满盈溢。
此是第二 现身得乐。
彼舍喜心。住护念乐。身受快乐。如圣所说 护念快乐。入第三禅。
彼于身无喜。以乐润渍。遍满盈溢。无有空处。
譬如优钵罗华 拘头摩分陀利华。虽生出地 而未出水。根茎华叶 润渍水中。无有空处。而不润渍。
比丘入第三禅 亦复如是。离喜住乐。润渍于身。无不遍处。
此是第三禅 得现身快乐所游戏处。
彼舍苦乐忧喜。先断不苦不乐。护念清净。入第四禅。
身心清净 具满盈溢。无不遍处。
由若男子女人 沐浴净洁。被以新白净衣。无有不覆之处。
比丘入第四禅亦复如是。其心清净 遍满于身。无空缺处。
彼入第四禅。心不掉动。亦不懈怠。不与爱恚相应。住无动地。
譬如密屋。内外泥治。坚闭户向。无有风尘。于内然灯。无有人非人 风鸟扇动。其灯焰直上。无有曲戾。恬定而然。
比丘入第四禅亦复如是。无有掉动。心无懈怠。不与爱恚相应。已住无动地。
此是第四禅 现身得乐所游戏处。
何以故。由不放逸 精进不懈 念不错乱 乐处寂静故。
彼得定心清净。无有垢秽。柔软调伏 住无动地。自于身中起心。能化作异身。肢节具足 诸根无阙。
时即观之。
此身色四大合成。彼身色化有。
此四大身色异。彼化身四大色异。
从此四大身色中 起心化作。彼身诸根 肢节具足。
譬如有人鞘中拔刀。彼作是念。此是鞘 此是刀。刀异鞘异。从此鞘中拔刀出。
亦如人筐中出蛇。彼作是念。此是筐 此是蛇。筐异蛇异。从此筐中出蛇。
譬如有人从簏出衣。彼作是念。此是簏 此是衣。簏异衣异。从簏中出衣。
比丘亦复如是。
此是比丘初胜法。
何以故。由不放逸 精进不懈 念无错乱 乐寂静故。
彼以定心清净 乃至入不动地。从己四大色身中。起心化作化身。一切诸根肢节具足。
彼作是念。
此身是四大合成。彼身从化而有。
此四大色身异。彼化四大色身异。
此心在此身 依此身 系此身。
譬如琉璃摩尼珠莹治甚明清净无垢。若以青黄赤綖贯之。有眼男子 置掌而观。此是珠此是綖。珠异綖异。此珠系在于綖。
比丘亦复如是。从此四大色身。起心化作化身。一切诸根肢节具足。
而作是念。
此身是四大合成。彼身从化而有。
此四大色身异。彼化四大色身异。
此心在此身 依此身 系此身。
此是比丘第二胜法。
何以故。由不放逸 精进不懈 念无错乱 乐寂静故。
彼以定心清净。乃至入无动地。一心修习 神通智证。
彼便能作种种变化。以一身为无数身。无数身还为一身。
身能飞行 石壁皆过。无所触阂 如行虚空。行住空中 如鸟飞翔。出没于地 如水涌波 或烟或焰 若大火积。手能扪摸日月。身至梵天。
譬如陶师 善调和泥。随意所造。欲作何器 便能成之 而有利益。
譬如巧匠 善能治木 随意所造 自在成之 而有利益。
譬如治象牙师 善能治牙 随意所作 自在成之 而有利益。
譬如金师 善炼真金 随意所作 自在成之 而有利益。
比丘亦复如是。定心清净 至无动地。随意所作 乃至梵天。
此是比丘第三胜法。
彼以定心清净 乃至入无动地。一心修习 证天耳智。
彼天耳清净 过出于人耳。闻二种声 人 非人。
譬如于城郭国邑中 有讲堂广大高显 有聪耳人在中不劳听力 而闻种种音声。
比丘亦复如是。以心定故。天耳清净。得闻人非人种种音声。
此是比丘第四胜法。
彼以定心清净 乃至入无动地。一心修习 证他心智。
彼知外众生 心有欲无欲 有垢无垢 有痴无痴 广心略心 小心大心 定心乱心 缚心脱心 上心无上心 皆悉知之。
譬如自喜男子女人 以水镜自照 无不得见。
比丘亦复如是。以定心清净故。知外一切众生 心之所念。
此是比丘第五胜法。
彼以定心清净 乃至入无动地。一心修习 宿命智证。
便能忆识宿命 无数若干种事。能忆一生 十生 百生 千生 无数百千生。劫烧都尽 国土还生。我在彼生 名字如是。种如是 姓如是。食如是 寿命如是 在世如是。寿尽如是 受苦乐如是。从彼命终 复生于彼。如是展转 来生于此。如是形色相貌 无数种种 皆悉忆识。
譬如有人从己村落 往至他国。在于彼间。若行若住 若语若默。从彼国复往余国。若行若住 若语若默。如是展转 复还其国。不劳多力 而能忆识所行诸国。
我从此国 乃往彼国。在彼国内 如是行 如是住 如是语 如是默。从彼国复至彼国。在彼国如是行 如是住 如是语 如是默。如是展转 还至本国。
比丘亦如是。能以定心清净 乃至无动地。以宿命智证。能忆无数百千劫种种众事。
此是比丘得第一明。断灭无明。明法生。闇已去。明晓法存。
此是比丘 忆宿命智证明。
何以故。由不放逸 精进不懈 心无错乱 乐处寂静故。
彼以定心清净 乃至无动地。一心修习 见众生死此生彼。智证彼天眼清净。
见众生死此生彼。形色好丑善恶 诸道尊贵卑贱。随众生所造业报因缘 皆能知之。
如此人造身恶行 口恶行 心恶行 诽谤贤圣邪见。以邪见报故。堕地狱饿鬼畜生。
如此众生。身行善 口行善 心念善 不诽谤贤圣 正见修习正业。身死得生天上人中。
如是天眼清净。见众生死此生彼。随众生所造业因。皆悉知之。
譬如广大平地 四交道头 有高显大堂。有明眼人在中。见众生从东方来至西方。从西方往东方。从南方往北方。从北方往南方。
比丘如是。以定心清净 乃至无动地。见众生死此生彼 智证以天眼清净。见众生死此生彼。乃至随众生所造业报因缘。皆悉知之。
此是比丘得第二明。断无明。明法生。闇已去。明晓法存。
此是 见众生死此生彼智证明。
何以故。由不放逸 精进不懈 心不错乱 乐寂静故。
彼以定心清净。乃至无动地。一心修习 无漏智证。
彼如实知 苦圣谛 集尽道谛。
如实知 有漏 漏集 漏尽。
如实知 趣漏尽道圣谛。
彼如是知 如是见。从欲漏 有漏 无明漏。心得解脱。
已得解脱智。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更不复生。
譬如清水中。有木石鱼鳖 水性之属。东西游行。
有眼者观之。见木石鱼鳖。此是木石。此是鱼鳖。东西游行。
比丘亦复如是。以定心清净 至无动地。得无漏智证。乃至不复更生。
此是比丘得第三明。断无明。明法生。闇法去 明晓法存。
是为无漏智明。
何以故。由不放逸 精进不懈 念无错乱 乐处寂静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