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度系数 | ★★★★★★★(★) |
学习目的 | 发觉真如。 |
对象读者 | 学佛23至40年的佛门弟子。 |
前提基础 | 【三归依】 【法性】 菩提之印 【四圣谛】 【十二因缘】 【八大人觉】 【菩提心】 【蕴处界】 【出世智】 【无为道】 道无穿漏亦无所受 【陀罗尼】 眼境界即无相境界 【三解脱门】 【般若波罗蜜】 于一切法心无所住 【正觉】 【萨婆若】 【九次第定】 近止近寂 |
建议读诵思惟观察次数 | 不少于百万遍 |
相关阅读 | |
进阶阅读 |
<返回目录>
...
如来法身 毕竟无生。
...
若有菩萨 能作是学。为诸众生 行于生死。而于涅槃 无所动转。是名菩萨 真实法行。
...
善男子。所说真如 即是实性。
实性 即是如性。是无异性。无种类性。无生性。无诤论性。无执取性。
...
谓以真如 无法可取故。说真如 是无取法。
由彼真如 无所取故。即如是取。
于诸取中。菩萨示现 有所取法。亦非真如 有取有作。
以无取故 即无诤论。
无诤论故。于诸色中 现有所取。
然彼真如 亦无所动。
...
是故以其 如实之智。伺察如来 真实之身。
以观如来身平等故。即当伺察 自身真如。
取要言之。审观一切 身非身性。毕竟不生。
知一切身 皆是缘生法所成故。
如是知已。乃能悟入 彼法身门。
入是法身门故。即成法身。非蕴处界身。
即彼法身 广大增胜。如实观想 从是现身。为诸有情 作利乐事。
乃至一切 见闻觉知。悉为有情 成利乐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