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度系数 | ★ |
学习目的 | 三归依成为佛弟子后,日常须以奉行六念作为牢固基础。 |
对象读者 | 学佛0至5年的佛门弟子。 |
前提基础 | |
建议读诵思惟观察次数 | 不小于300遍 |
相关阅读 | 如来身 如来十力 四无所畏 如来十八不共法 如来威神光明 如来音声之相 【如来神德】 【四念处】 归依僧宝 十善而行布施 天乘乐 |
进阶阅读 |
<返回目录>
...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迦毗罗卫国尼拘陀林。
...
一者 念于如来 应供 正遍知 明行足 善逝 世间解 无上士 调御丈夫 天人师 佛世尊。
当于尔时。无有贪欲嗔恚愚痴。唯有清净质直之心。当于尔时。无有贪欲瞋恚愚痴。唯有清净质直之心。
以直心故。得法得义。
得亲近佛。心生欢喜。
以欢喜故。身得猗乐。
...
所谓法者。即是如来所有功德。十力无畏。必趣涅槃 应当至心观察是法。智者自知。
圣弟子者。应修念法。
尔时离于贪欲嗔恚愚痴。唯有清净质直之心。尔时离于贪欲瞋恚愚痴。唯有清净质直之心。
以直心故。得义得法。
以亲近法。心生欢喜。
以欢喜故。身得猗乐。
得猗乐故。其心得定。
以得定故。于怨憎所。其心平等。无有爱嗔。住法流水。以得定故。于怨憎所。其心平等。无有爱瞋。住法流水。
入于定心。修念法观。趣向涅槃。是名念法。
是名 念法。
三者 念僧。
所谓僧者。如来弟子。得无漏法。能为世间。作良福田。
...
以念僧故。得法得义。得亲近僧。心生欢喜。
生欢喜故。乃得快乐。
得快乐故。其心得定。
以得定故。于怨憎所。其心平等。无有贪欲嗔恚愚痴。唯有清净质直之心。住法流水。以得定故。于怨憎所。其心平等。无有贪欲瞋恚愚痴。唯有清净质直之心。住法流水。
入于定心。修念僧观。趣向涅槃。是名念僧。
是名 念僧。
云何 念戒。
所谓 不坏戒 不缺戒 不杂戒 无垢戒 离恐惧戒 非戒 盗戒 清净戒 具善戒。
念如是等诸禁戒时。即得离于贪欲嗔恚愚痴邪见。念如是等诸禁戒时。即得离于贪欲瞋恚愚痴邪见。
离诸恶故。得法得义。
得亲近戒。心生欢喜。
以心喜故。乃得快乐。
...
以得定故。于怨憎所。其心平等。清净质直住法流水。
入于定心。修念戒想。是名念戒。
是名 念戒。
云何 念施。
念己所施 护得善利。
一切世间。为悭嫉所覆。我于今者。得离如是悭贪之垢。住舍心中 于一切物。心无吝惜。持用布施。
既布施已。我心应喜。犹如大祠。分己财物。舍与他人。
若能如是修施心者。于现世中。得法得义。
得亲近施。无有贪欲嗔恚愚痴。唯有清净质直之心。应生欢喜。得亲近施。无有贪欲瞋恚愚痴。唯有清净质直之心。应生欢喜。
以欢喜故。身得快乐。
身快乐故。其心得定。
以心定故。于怨憎所。心无高下。住法流水。
入于定心。修念施想。是名念施。
是名 念施。
云何 念天。
所谓四天王。三十三天。炎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
以此功德。生天上者。我亦具有如是功德 当生彼天。念如斯天。
以念天故。离于贪欲嗔恚愚痴。唯有清净质直之心。以念天故。离于贪欲瞋恚愚痴。唯有清净质直之心。
于现世中。得法得义。得亲近天。心生欢喜。
心欢喜故。身得快乐。
...
心得定故。于怨憎所。心无高下。住法流水。
入于定心。修念天想。是名念天。
是名 念天。
摩诃男。若有比丘。住于学地。所作未办。常欲进求阿罗汉果 入于涅槃。应当至心修是六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