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度系数 | ★★★ |
学习目的 | 佛弟子须受持四念处法,制心不随世俗所缘而流转,恒修出离。 |
对象读者 | 学佛3至33年的佛门弟子 |
前提基础 | |
建议读诵思惟观察次数 | 不小于900遍 |
相关阅读 | |
进阶阅读 |
<返回目录>
持世。何谓菩萨摩诃萨 顺心观心。
菩萨摩诃萨观心 生灭住异相。
如是观时作是念。
是心无所从来 亦无所去。但识缘相故生。无有根本 无一定法可得。
是心无来无去。无住异可得。
是心非过去未来现在。
是心识缘故 从忆念起。
是心不在内 不在外 不在中间。
是心无一生相。
是心无性无定。无有生者 无使生者。起杂业故 说名为心。能识杂缘故 说名为心。念念生灭相续不断故。说名为心。但令众生通达心缘相故。
心中无心相。是心从本已来。不生不起 性常清净。客尘烦恼染故有分别。
心不知心 亦不见心。
何以故。是心空 性自空故。根本无所有故。
是心无一定法。定法不可得故。
是心无法 若合若散。
是心前际不可得。后际不可得。中际不可得。
是心无形 无能见者。心不自见。不知自性。但凡夫颠倒相应。以虚妄缘识相故起。
是心空 无我 无我所。无常 无牢 无坚。无不变异相。
如是思惟。得顺心念处。是人尔时不分别是心是非心。但善知 心无生相。通达是心无生性。
何以故。心无决定性。亦无决定相。
智者通达是心无生无相。尔时如实观心生集没灭相。如是观时。不得心若集相 若灭相。不复分别心灭不灭。而能得心真清净相。
菩萨以是清净心。客尘所不能恼。
何以故。菩萨见知心清净相。亦知众生心清净相。作是念。心垢故 众生垢。心净故 众生净。
如是思惟时。不得心垢相。不得心净相。但知是心常清净相。
持世。菩萨摩诃萨如是 顺心观心。
复次善勇猛。若谓心生 是为颠倒。谓心不生 亦是颠倒。若能通达 心及心所 俱无所有 则非颠倒。
善勇猛。非心本性 有生有起 有尽有灭。善勇猛。颠倒相应 谓心心所 有生有起 有尽有灭。
善勇猛。当知此中 心可开示。由颠倒起 亦可开示。
善勇猛。愚夫异生 不能觉了 心可开示。及不觉了 从颠倒起 亦可开示。由不觉了 可开示故。于心远离 不能正知。亦不正知 所缘远离。由斯执著 心即是我。心是我所。心依于我。心从我生。
彼执心已。复执为善 或执非善。或执为乐。或执为苦。或执为断。或执为常。或执见趣。或执诸盖。或执颠倒。或执布施悭贪。或执持戒犯戒。或执安忍忿恚。或执精进懈怠。或执静虑散乱。或执般若恶慧。或执三界。或执缘起。或执名色。或执贪瞋痴。或执嫉悭等。或执我慢等。或执苦集灭道。或执四大空识。或执有情法界。或执念住正断 神足根力 觉支道支。或执静虑解脱 等持等至。或执无量神通。或执明及解脱。或执尽无生智。或执无造作智。或执佛法僧宝。或执声闻独觉 菩萨佛地。或执声闻独觉 菩萨佛法。或执无著智。或执般涅槃。或执佛智。或执相好。或执佛土。或执声闻圆满。或执菩萨圆满。或执诸余杂染清净。
善勇猛。诸菩萨众 于如是等 种种法门 不生执著。知见有情 所起颠倒 心心所法。于一切处 终不发起颠倒之心。亦不依心 起诸颠倒。
何以故。善勇猛。诸菩萨众 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远离颠倒 心心所法。证心本性 清净明白。于中都无 心 心法起。
善勇猛。愚夫异生 依所缘境。起心心所 执有所缘。执有一切 心及心所。
诸菩萨众 知彼所缘 及彼所起 心心所法 都无所有。是故不生 心心所法。
菩萨如是观察一切 心心所法。本性清净 本性明白。愚夫颠倒 妄生杂染。
复作是念。由所缘境 心心所生。了知所缘 无所有故。心心所法 皆不得生。
既不得生 亦无住灭。心心所法 本性明净。离诸杂染 清白可乐。
心性不生 亦无住灭。亦不令法 有生住等。但诸愚夫 妄执斯事。
如是菩萨 知心心所 本性不生 亦不住灭。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若诸菩萨 能如是行 为行般若波罗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