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至元数据结尾
转至元数据起始

正在查看旧版本。 查看 当前版本.

与当前比较 查看页面历史

版本 1 当前的 »

难度系数

★★★(★★★★★★★)

学习目的

修治菩萨十地业,自检修行进度。

对象读者

学佛10年以上的大乘佛弟子。

前提基础

【三归依】 【菩提心】 【六波罗蜜】

建议读诵思惟观察次数

不小于60000遍

相关阅读

善根福智 如来法轮 十四忍 菩萨十地显相 菩萨摩诃萨坐道场有十事

进阶阅读

如来十八不共法

<返回目录>



具寿善现便白佛言。

云何菩萨摩诃萨勤行六种波罗蜜多。从一地趣一地。


佛告善现。

若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无所从来 亦无所趣。所以者何。以一切法无去无来无从无趣。由彼诸法无变坏故。是菩萨摩诃萨于所从趣地不念不思惟。虽修治地业而不见彼地。是为菩萨摩诃萨勤行六种波罗蜜多 从一地趣一地。


具寿善现复白佛言。

云何菩萨摩诃萨修治地业。


佛告善现。

诸菩萨摩诃萨住初地时。应善修治十种胜业。何等为十。

一者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善修治 净胜意乐业。利益事相 不可得故

二者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善修治 一切有情平等心业。一切有情 不可得故

三者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善修治 一切舍施业。施者受者及所施物 不可得故

四者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善修治 亲近善友业。于诸善友 无执著故

五者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善修治 勤求正法业。诸所求法 不可得故

六者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善修治 常乐出家业。所舍居家 不可得故

七者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善修治 爱敬佛身业。诸相好因 不可得故

八者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善修治 开阐法教业。所分别法 不可得故

九者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善修治 破坏憍慢业。诸兴盛法 不可得故

十者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善修治 常乐谛语业。一切语言 不可得故

善现当知。诸菩萨摩诃萨住初地时。应善修治此十胜业。由斯初地速得圆满。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二地时。应于八法修习思惟令速圆满。何等为八。

一者 清净尸罗

二者 知恩报恩

三者 住安忍力

四者 受胜欢喜

五者 不舍有情

六者 常起大悲

七者 于诸师长 以敬信心。咨承供养 如事诸佛

八者 勤求修习波罗蜜多

善现当知。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二地时。于此八法。应正思惟 应勤修学 令速圆满。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三地时。应于五法精勤安住。何等为五。

一者 勤求多闻 恒无厌足。于所闻法不著文字

二者 以无染心 常行法施。虽广开化 而不自高

三者 为严净土 种诸善根。虽用回向 而不自举

四者 为化有情 虽不厌倦无边生死 而不憍逸

五者 虽住惭愧 而无所执

善现当知。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三地时。应常安住如是五法 无得暂舍。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四地时。应于十法受持不舍。何等为十。

一者 住阿练若 常不舍离

二者 常乐少欲

三者 常乐憙足

四者 常不舍离 杜多功德

五者 于诸学处 常不弃舍

六者 于诸欲乐 深生厌离

七者 常乐发起 涅槃俱心

八者 于一切物 常乐弃舍

九者 于一切时 心不沉没

十者 于一切事 常无恋著

善现当知。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四地时。于如是十法应受持不舍。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五地时。应远离十法。何等为十。

一者 应远离居家

二者 应远离苾刍尼

三者 应远离家悭

四者 应远离众会忿诤

五者 应远离自赞毁他

六者 应远离十恶业道

七者 应远离增上慢慠

八者 应远离颠倒

九者 应远离犹豫

十者 应远离贪嗔痴

善现当知。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五地时。于此十法常应远离。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六地时。应圆满六法应远离六法。

云何名为圆满六法。谓应圆满布施等 六波罗蜜多

云何名为远离六法。谓应远离六下劣心。何等为六。

一者 应远离声闻心

二者 应远离独觉心

三者 应远离热恼心

四者 应远离见乞者来 不喜愁恼心

五者 应远离舍所有物 追恋忧悔心

六者 应远离于来求者 方便矫乱心

善现当知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六地时。常应圆满前说六法。及应远离后说六法。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七地时。于二十法常应远离。于二十法常应圆满。


云何名为于二十法常应远离。

一者 常应远离我执 乃至见者执

二者 常应远离断执

三者 常应远离常执

四者 常应远离相想执

五者 常应远离见执

六者 常应远离名色执

七者 常应远离蕴执

八者 常应远离处执

九者 常应远离界执

十者 常应远离谛执

十一者 常应远离缘起执

十二者 常应远离住著三界执

十三者 常应远离一切法执

十四者 常应远离于一切法如理不如理执

十五者 常应远离依佛见执

十六者 常应远离依法见执

十七者 常应远离依僧见执

十八者 常应远离依戒见执

十九者 常应远离依空见执

二十者 常应远离厌怖空性


云何名为于二十法常应圆满。

一者 常应圆满 通达空

二者 常应圆满 证无相

三者 常应圆满 知无愿

四者 常应圆满 三轮清净

五者 常应圆满 悲愍有情 及于有情无所执著

六者 常应圆满 于一切法平等性见 及于此中无所执著

七者 常应圆满 于诸有情平等性见 及于此中无所执著

八者 常应圆满 于真理趣究竟通达 及于此中无所执著

九者 常应圆满 无生忍智

十者 常应圆满 说一切法一相理趣

十一者 常应圆满 灭除分别

十二者 常应圆满 远离诸想

十三者 常应圆满 远离诸见

十四者 常应圆满 远离烦恼

十五者 常应圆满 善巧止观

十六者 常应圆满 调伏心性

十七者 常应圆满 寂静心性

十八者 常应圆满 无碍智性

十九者 常应圆满 无所爱染

二十者 常应圆满 随心所欲往诸佛土 于佛众会自现其身


善现当知。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七地时。于前二十法常应远离。于后二十法常应圆满。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八地时。于四种法常应圆满。何等为四。

一者 常应圆满 悟入一切有情心行

二者 常应圆满 游戏神通

三者 常应圆满 见诸佛土 如其所见而自严净种种佛土

四者 常应圆满 承事供养诸佛世尊 于如来身如实观察

善现当知。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八地时。于此四法常应圆满。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九地时。于四种法常应圆满。何等为四。

一者 常应圆满 根胜劣智

二者 常应圆满 严净佛土

三者 常应圆满 如幻等持 数入诸定

四者 常应圆满 随诸有情善根应熟故入诸有自现化生

善现当知。诸菩萨摩诃萨住第九地时。于此四法常应圆满。


复次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十地时。于十二法常应圆满。何等十二。

一者 常应圆满 摄受无边处所大愿 随有所愿皆令证得

二者 常应圆满 随诸天 龙 药叉 健达缚 阿素洛 揭路茶 紧捺洛 莫呼洛伽 人非人等 异类音智

三者 常应圆满 无碍辩说

四者 常应圆满 入胎具足

五者 常应圆满 出生具足

六者 常应圆满 家族具足

七者 常应圆满 种姓具足

八者 常应圆满 眷属具足

九者 常应圆满 生身具足

十者 常应圆满 出家具足

十一者 常应圆满 庄严菩提树具足

十二者 常应圆满 一切功德成办具足

善现当知。诸菩萨摩诃萨住第十地时。常应圆满此十二法。


善现当知。若菩萨摩诃萨住第十地已。于前所修诸地胜法皆得圆满。与诸如来应言无异。




佛告善现。

汝问云何。当知菩萨摩诃萨发趣大乘者。

善现。若菩萨摩诃萨修行六波罗蜜多时。从一地趣一地。当知是为菩萨摩诃萨发趣大乘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

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六波罗蜜多时。从一地趣一地。


佛言善现。

若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无所从来 亦无所趣。何以故。以一切法无去无来 无从无趣。由彼诸法无变坏故。是菩萨摩诃萨于所从趣地。不恃不思惟。虽修治地业 而不见彼地。善现。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六波罗蜜多时从一地趣一地。


世尊。何谓菩萨摩诃萨修治地业。


善现。菩萨摩诃萨住初极喜地时。应善修治十种胜业。

何等为十。

一者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净胜意乐业。胜意乐事不可得故。

二者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一切有情平等心业。一切有情不可得故。

三者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布施业。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不可得故。

四者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亲近善友业。善友恶友无二相故。

五者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求法业。诸所求法不可得故。

六者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常乐出家业。所弃舍家不可得故。

七者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爱乐佛身业。诸相随好不可得故。

八者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开阐法教业。所分别法不可得故。

九者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破憍慢业。诸兴盛法不可得故。

十者 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治恒谛语业。一切语性不可得故。

善现。菩萨摩诃萨住初极喜地时。应善修治如是十种胜业。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住第二离垢地时。应于八法思惟修习速令圆满。

何等为八。

一者 清净禁戒。

二者 知恩报恩。

三者 住安忍力。

四者 受胜欢喜。

五者 不舍有情。

六者 恒起大悲。

七者 于诸师长以敬信心。咨承供养如事佛想。

八者 勤求修习波罗蜜多。

善现。菩萨摩诃萨住第二离垢地时。应于如是八法思惟修习速令圆满。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住第三发光地时。应住五法。

何等为五。

一者 勤求多闻尝无厌足。于所闻法不著文字。

二者 以无染心常行法施。虽广开化而不自高。

三者 为严净土植诸善根。虽用回向而不自举。

四者 为化有情。虽不厌倦无边生死而不自高。

五者 虽住惭愧而无所著。

善现。菩萨摩诃萨住第三发光地时。应常安住如是五法。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住第四焰慧地时。应住十法常行不舍。

何等为十。

一者 住阿练若常不舍离。

二者 少欲。

三者 喜足。

四者 常不舍离杜多功德。

五者 于诸学处未曾弃舍。

六者 于诸欲乐深生厌离。

七者 常乐发起寂灭俱心。

八者 舍诸所有。

九者 心不滞没。

十者 于诸所有无所顾恋。

善现。菩萨摩诃萨住第四焰慧地时。应住如是十法常行不舍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住第五极难胜地时。应远离十法。

何等为十。

一者 应远离居家。

二者 应远离苾刍尼。

三者 应远离家悭。

四者 应远离众会忿诤。

五者 应远离自赞毁他。

六者 应远离十不善业道。

七者 应远离增上慢傲。

八者 应远离颠倒。

九者 应远离犹豫。

十者 应远离贪嗔痴。

善现。菩萨摩诃萨住第五极难胜地时。应常远离如是十法。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住第六现前地时。应圆满六法。

何等为六。

一者 应圆满布施波罗蜜多。

二者 应圆满净戒波罗蜜多。

三者 应圆满安忍波罗蜜多。

四者 应圆满精进波罗蜜多。

五者 应圆满静虑波罗蜜多。

六者 应圆满般若波罗蜜多。


复应远离六法。何等为六。

一者 应远离声闻心。

二者 应远离独觉心。

三者 应远离热恼心。

四者 见乞者来心不厌戚。

五者 舍所有物无忧悔心。

六者 于来求者终不矫诳。

善现菩萨摩诃萨住第六现前地时。应圆满如是六法。及应远离如是六法。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住第七远行地时。应远离二十法。

何等二十。

一者 应远离我执有情执乃至知者执见者执。

二者 应远离断执。

三者 应远离常执。

四者 应远离相想。

五者 应远离因等见执。

六者 应远离名色执。

七者 应远离蕴执。

八者 应远离处执。

九者 应远离界执。

十者 应远离谛执。

十一者 应远离缘起执。

十二者 应远离住著三界执。

十三者 应远离一切法执。

十四者 应远离于一切法如理不如理执。

十五者 应远离依佛见执。

十六者 应远离依法见执。

十七者 应远离依僧见执。

十八者 应远离依戒见执。

十九者 应远离怖畏空法。

二十者 应远离违背空性。


复应圆满二十法。

何等二十。

一者 应圆满通达空。

二者 应圆满证无相。

三者 应圆满知无愿。

四者 应圆满三轮清净。

五者 应圆满悲愍有情。及于有情无所执著。

六者 应圆满一切法平等见。及于此中无所执著。

七者 应圆满一切有情平等见。及于此中无所执著。

八者 应圆满通达真实理趣。及于此中无所执著。

九者 应圆满无生忍智。

十者 应圆满说一切法一相理趣。

十一者 应圆满灭除分别。

十二者 应圆满远离诸想。

十三者 应圆满远离诸见。

十四者 应圆满远离烦恼。

十五者 应圆满奢摩他毗钵舍那地。

十六者 应圆满调伏心性。

十七者 应圆满寂静心性。

十八者 应圆满无碍智性。

十九者 应圆满无所爱染。

二十者 应圆满随心所欲。往诸佛土于佛众会自现其身。


善现。菩萨摩诃萨住第七远行地时。应远离如是二十法。及应圆满如是二十法。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住第八不动地时。应圆满四法。

何等为四。

一者 应圆满 悟入一切有情心行。

二者 应圆满 游戏诸神通。

三者 应圆满 见诸佛土。如其所见 而自严净种种佛土。

四者 应圆满 供养承事诸佛世尊。于如来身如实观察。

善现。菩萨摩诃萨住第八不动地时。应圆满如是四法。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住第九善慧地时。应圆满四法。

何等为四。

一者 应圆满 知诸有情根胜劣智。

二者 应圆满 严净佛土。

三者 应圆满 如幻等持数入诸定。

四者 应圆满 随诸有情善根应熟故 入诸有自现化生。

善现。菩萨摩诃萨住第九善慧地时。应圆满如是四法。


复次善现。菩萨摩诃萨住第十法云地时。应圆满十二法。

何等十二。

一者 应圆满摄受无边处所大愿。随有所愿皆令圆满。

二者 应圆满随诸天龙药叉健达缚阿素洛揭路茶紧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异类音智。

三者 应圆满无碍辩说智。

四者 应圆满入胎具足。

五者 应圆满出生具足。

六者 应圆满家族具足。

七者 应圆满种姓具足。

八者 应圆满眷属具足。

九者 应圆满生身具足。

十者 应圆满出家具足。

十一者 应圆满庄严菩提树具足。

十二者 应圆满一切功德成办具足。

善现。菩萨摩诃萨住第十法云地时。应圆满如是十二法。


善现。当知已圆满第十法云地菩萨摩诃萨。与诸如来应言无异。

  • 无标签

0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你所做的任何更改会将作者标记为匿名用户。 如果你已经拥有帐户,请登录